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刘创 唐玥
12月15日,武汉光谷东小米智能家电生产制造基地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施工车辆来往穿梭,百余名工人干劲十足,热火朝天。
这个总投资400亿元的项目,今年10月动工,预计2025年投产。
“7月决定投资这个项目,10月就开工,小米的雷总都说我们是个奇迹。”武汉东湖高新区自然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多点推进,并行办理,短短3个月内完成控规调整、勘测定界、林业审批、征前公告、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和备案等一系列工作。“净用地面积743亩,在武汉市局、省厅审批都是一天过。”
土地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开工的前提。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省内各地方政府密集行动,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拼经济”。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做好用地保障,最大限度释放窗口期政策红利,省内已申报的519个省级重点项目35万亩用地全部保障到位,不断刷新进度。
12月12日,武汉新城鄂州片区。“高新6路东沿线正在装路灯,高新7路开始建地下管网了。华中数字创新基地、银联商务大数据中心、新烽光电等30多家高科技企业提前落户。”湖北联投光谷公司总经理谭旭介绍,片区内22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9个是续建项目,13个项目是准备明年开工的项目,自然资源部门提前把手续办好了。“他们推着我们走。”
“为了加快项目落地,我们从前期规划到土地审批再到土地供应、建设手续办理全程跟踪服务,并联审批,把审批时间压缩到最短。”鄂州市自然资源和建设局华容分局局长徐勇表示,当企业提前收到土地和标准化厂房后,最经济的办法就是马上选择开工、开业。
在鄂州临空港区,12个重点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每个项目的用地都有专班负责,每个环节进行到哪一步,每天都有跟踪。
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多功能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因征地拆迁问题,本来准备今年10月开工、明年7月投入使用,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组成专班帮助解决问题,让企业在今年8月提前开工,10月底封顶。12月1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已有2家企业进驻。“项目年营收2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项目负责人叶发辉说。
12月16日,位于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的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往穿梭,电焊火花此起彼伏,大型施工设备忙碌运转,工程正快速有序推进。
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从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到取得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批复,仅用17天。
“最大限度用好上级部门释放的窗口期政策红利,我们印发了《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土地报批工作任务清单》,将24项任务责任具体到单位、进度细化到天,做到‘日清日结’。”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负责人说。
在报批环节,省自然资源厅按照“即来即办”要求,及时将173亩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到位,解决了淹没区耕地1753.5亩占补平衡问题,直接节省项目成本约2.72亿元,切实解决了占补指标统筹资金困难问题,有效推进征地拆迁前期工作。
近日,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宜昌段项目用地7687亩“零补正、一次性”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迎来全线开工建设。
“我们千方百计让土地要素充分释放‘热效应’。”省自然资源厅用途管制处负责人透露,今年我省已实际批准建设用地30.30万亩,同比增长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