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是看不见的珍贵资源,兼具资源属性和生态属性。地下水位上升,一方面丰富了水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减少了漏斗问题,防止了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沿线城市大量使用“南水”,减少或停止了受水区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得以置换,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
河南省濮阳市地处华北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2021年,濮阳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全市370万人饮水同源同质,全部用上“南水”。2023年,濮阳市地下水位同比上升1.53米,连续25个月持续保持上升趋势。
2022年,河北省定州市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启动,402个村庄、92.26万居民、537家企业从饮用地下水改为“南水”。工程实施后,该市关停农村地下水水井415眼,每年压采地下水2677万立方米。
2014年以来,河北省地下水开采量减少47.2%,占总用水量比例由73.7%下降至40.2%,基本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实现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在北京市,“南水”的到来,彻底扭转了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16年的趋势。该市水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28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2.41米,地下水水位实现第9年连续回升。从2015年至今,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13.14米,增加储量6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