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沈早慧 通讯员 顾锋 祁琳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万里共好。近年来,湖北与非洲合作之手握得更紧,双方在农业、科研、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可谓百花齐放。
长江与尼罗河再次双向奔赴。12月7日至11日,第四届中非未来领袖对话在湖北举行。该活动以“做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同路人”为主题,邀请非洲青年代表走进宜昌、武汉,与湖北青年展开交流,让中非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东湖绿道骑行——
非洲青年感受武汉生态之美
冬季的东湖畔,风景依旧秀美。12月10日上午,非洲青年代表们骑上自行车,从桃花岛入口出发沿东湖绿道骑行。
大家兴高采烈地在湖光山色中穿行,竞相向前驶去。年龄较小的成员不时互相比赛,体力较弱的则放慢速度,边骑边欣赏东湖美景。
骑行到上坡路段时,津巴布韦青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China Africa Talk》电台主持人布丽吉特明显有些吃力。但她拒绝了帮助,选择坚持完成骑行。
“一想到中国、湖北人民为建设和保护长江所付出的努力时,我就想,我只是作为一名参观者前来,为什么不能努力坚持下去呢?”她说。
布丽吉特感叹:“我了解过中国和湖北武汉保护水资源的历史,东湖不仅非常美,同时也是当前生态保护的代表。”
聆听共鸣之音——
开展互动交流感受文化魅力
12月10日下午,非洲青年代表团走进湖北大学。龙狮表演、漆扇制作、品茶……各种文化体验活动迅速吸引了代表团成员的注意力,他们或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或积极参与主动尝试。
在书法体验区,来自科摩罗的清华大学留学生布汉尼拿起毛笔在漆扇上写下一个“福”字,表达对湖北人民的祝福。
莱索托青年、浙江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博士生雷金(中文名)则认真聆听了湖北大学留学生的古筝演奏。听着古筝清脆悠远的琴声,雷金感受颇深。
雷金说,古筝让他想到了莱索托的一种类似的乐器。“(两种乐器)非常相似,但(古筝)的声音更加完美。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验,我们可以彼此分享,看看两国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合作。”
中非青年深情忆先辈——
继承和延续中非传统友谊
活动中,如何延续中非友谊、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成为青年们讨论的焦点。
活动总结大会上,湖北大学本科生邓祉妍展示了一张黑白照片——50年前,她的祖父作为工程师前往非洲进行技术交流。今年11月,邓祉妍被选为2024年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志愿者,负责翻译工作。
她表示,现在的她和祖父前往非洲时年龄相仿,也是20多岁。“因此我怀着一种使命感,铭记自己是中非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的一部分。”邓祉妍说。
纳米比亚青年学子、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生玛春晨(中文名),讲述了自己的祖父、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纳米比亚前总统努乔马与中国的渊源。她表示,中非青年必须进一步巩固先辈奠定的坚实基础,继承和延续中非传统友谊。
“刚果有句谚语说得好:一只手镯难鸣。”中津交流中心副主席、浙江大学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博士生米莱(中文名)表示,追求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离不开中非双方更为紧密、深入的合作,而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中非青年要勇挑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