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闯关夺隘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

□ 黎苑楚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氢能产业不仅是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氢能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国际来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全球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趋于成熟,燃料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成本持续下降,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区域性氢能供应网络正在形成。

从全国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从湖北来看,我省氢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并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湖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先后发布,政策保障持续加强。产业布局逐步形成,正在打造多个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及项目。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全省具备50万吨/年工业副产氢能力。依托我省汽车产业良好基础,初步形成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制氢、加氢站运营等产业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武汉绿动可自主生产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等核心部件,武汉雄韬氢雄自主研发130千瓦燃料电池,武汉开沃生产的氢燃料公交车已行驶在街头,三峡集团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下水。

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

总体看,国内氢能产业还处于发展早期,主要体现在:上游制氢依赖低价电力资源;中游储运氢难度大,氢燃料电池部分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特别是大规模、长距离储运所需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终端用氢成本过高,市场尚未成型,产业链下游企业主要依靠政策补贴,盈利较难。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进一步提升氢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市场应用新空间,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如何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作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主体,近年来,长江产业集团聚焦国家和湖北省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履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主体和省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功能,充分发挥省属企业、省级国资基金引导作用,按照“围绕一条主线、设立两大平台、打造三大业务板块”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着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一条主线”,即围绕“制、储、运、用”整个绿氢产业链进行投资及产业商业运营;“两大平台”,即打造绿氢制备及应用、现代物流运营两大氢能运营平台,通过产业运营及资本运营,力争将两大氢能平台打造成上市企业;“三大业务板块”,即绿氢(制储运用)板块、氢(甲醇)燃料物流运营板块、绿色氢化工板块,以此打造一条从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闯“四关”

湖北发展氢能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与先进省份和地区相比,湖北氢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不断闯关。

资金关。氢能的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金融市场的关注与投入,产业基金是氢能产业当前主要的金融支持手段之一。长江产业集团将依托100亿元长江创业投资基金和400亿元长江产业投资基金2只国资母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氢能产业专项基金,采取“产业投资运营+资本投资运营”的组合投资模式,重点围绕氢的“制、储、运、用”产业链布局投资,积极推进氢能项目落地,为全省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资金支持。

制造关。氢能装备是实现氢能应用的关键载体之一,国内氢能装备行业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氢能装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长江产业集团旗下现代化工、新能源等产业板块正积极围绕模块化碱性电解槽、PEM制氢装备、车载柔性储氢装备、燃料电池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投资并购,加快培育一批氢能装备制造“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

应用关。应用场景在推动氢能产业前沿技术应用、市场培育壮大以及加速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长江产业集团推动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规模。同时,开展旗下新能源企业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制氢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引导旗下化工企业转变用能方式,发展绿氢制绿甲醇、绿氨耦合化工,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创新关。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等成本,提高氢能产业的竞争力。长江产业集团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省属企业优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布局建设氢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新型氨氢转换、固态储氢、乙醇重整制氢等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作者单位:长江产业集团)

--> 2024-12-1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8349.html 1 闯关夺隘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