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刘宇 胡祎 左晨 通讯员 孟立 张启山
“从荆门带着米茶上高铁,不到2小时,就能在武汉和朋友一起品尝。”12月8日,老家在荆门的武汉铁路系统干部赵伟东终于梦圆。
荆门,是火车拉来的城市。1970年,随着焦枝铁路(焦柳铁路的前身)建成通车,荆门成为当时鄂中地区唯一通火车的城市。火车拉来了炼油厂、化工厂、水泥厂、火电厂,让荆门成为产业“明星”。长荆铁路、荆沙支线建成后,荆门的地位更加凸显。
然而,在中国高铁网的迅速铺展中,荆门曾经的优越感却成了交通短板。赵伟东已在武汉工作多年,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坐火车从荆门到武汉,哐当哐当一晚上,需要8个小时之久,后来也要耗时4个小时。
这些年,赵伟东想的盼的都是高铁通到家乡。“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他借用杜甫的诗抒发感慨,“接入高铁网,感觉荆门跟武汉、跟全国融合更紧了。”
—— 带动力惊人 ——
火车拉来一座座新城
在铁路运输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靠坐船出行,航运决定着城市兴衰。
明末清初,汉口码头就因优越的水运条件,出现过“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贸易景象。
火车出现后,取代了航运的首要交通地位,其途经之地,尤其是交叉点,迅速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河南省省会郑州,其起点是一片名为郑县的沉睡之地。清朝末年,京汉铁路选择从郑县过黄河,连接南部的汉口。由此,郑县逐步成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枢纽和货运集散地。随着东西方向的陇海铁路建成,郑州成为中国铁路网络的核心。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会。
往北走400多公里,河北省会石家庄与郑州命运相似。100多年前,石家庄还是一个人口仅百人的小村庄,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相继穿过,让这里逐渐成为交通枢纽。1968年,石家庄一跃成为河北省会,发展成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
“铁路改写了很多城市的命运。”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原副总工程师许克亮说,铁路建得越早的地方,经济发展越迅速。在普速铁路盛行的年代,郑州、石家庄、哈尔滨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省会”,是铁路把它们拉进了发展快车道。
湖北的城市,也有着相同的命运。
京汉(北京至汉口)铁路和粤汉(广东至汉口)铁路的开通,让武汉从一个位于中国腹地战略中心的城市,逐渐转变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2009年,随着“一横”合武铁路和“一纵”武广高铁的开通,湖北成为高铁时代的全国首批交叉点。
“2010年春天,好多广东人来武汉看樱花。”许克亮亲眼见证商机和客流,随着飞驰的动车组一起呼啸而来。
高铁沿线,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在武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节,武汉旅游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就同比增长6.4%,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5%,其中来自广东的游客量大增。
武广高铁沿线的地级市咸宁,眼见一些好项目从“花落别家”到纷至沓来:高铁开通一年来,当地引进项目462个,合同引资近300亿元。
从业30多年,许克亮参与了20多条高铁项目。他说,每当有修建高铁的消息,沿线地区都希望高铁能在当地“停一脚”,以期引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 从线到网 ——
高铁畅通城市群
独木难支,合抱成林。从普铁迈向高铁,“网”的概念被更加强化。
“单独的铁路线直接服务范围有限,只有编织成网,路网覆盖和服务功能才能得到整体性跃升。”在铁四院副总工程师周天杰看来,线越多,越能形成网络。网络形成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例如,长三角地区凭借发达的高铁网,逐渐形成“一小时都市圈”。从上海出发,不论到南京、杭州、合肥三个省会,还是到徐州、湖州、黄山等旅游城市,节假日的高铁票几乎都要“抢”。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上海最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功能,也在更快、更广地向整个长三角辐射。
目前,湖北初步构建起以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为纵向、横向,以汉十高铁、武九高铁为西北-东南走向,以郑渝高铁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骨干高铁网络。
在湖北,因为高铁网的布局,三大都市圈连接得更紧密。
从武汉出发,高铁4小时内可抵达全国大部分重点城市。省内,从武汉到咸宁、黄石、黄冈、孝感、仙桃等地,已实现公交化开行,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过上双城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的深入交流,葛店开发区与光谷共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黄石与武汉组建产业联盟;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四市在武汉建设的离岸科创园已投入运营。
依托汉十高铁、郑渝高铁、呼南高铁,襄阳形成多通向高铁枢纽,进入高铁网时代,重塑枢纽地位。
距襄阳东站不远的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高铁“引客入襄”,郑州、重庆等外地游客占比超七成。依托高铁网,襄阳通达城市达到180余座,并吸引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此设立校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济襄阳医院、省级实验室湖北隆中实验室在此安家。海量资源要素,令襄阳城市格局品位提升,经济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国城市50强,连续2年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位。
网越织越密,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的能级也逐步提升。湖北省GDP从2009年的1.3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58万亿元。15年,跃升4.3倍。
—— 网越织越密 ——
“轨道上的湖北”将越来越忙
这张高铁网还在铺展。
铺开湖北省“十四五”铁路网规划示意图,周天杰很兴奋:8条高铁同步建设,这是前所未有的火热场景。
东西主轴上,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至宜昌段、宜昌至涪陵段均已经启动建设。待2030年沿江高铁全线贯通,从武汉即可3小时内东到上海,4小时内西至成都。
西北至东南通道,汉十高铁正在向西安延伸,待西十高铁通车后,武汉至西安仅需要2.5小时;同时还在谋划武汉至南昌、福州方向的高铁新线,福银高铁通道贯通后,未来还可经台海通道直达台北。
经过鄂西地区的呼南高铁通道、襄荆高铁正在建设,同时经荆门往宜昌方向伸展,借助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继续向西南辐射。
“到2026年,湖北将形成贯通省内三大都市圈的高铁环线。”周天杰说,从武汉出发经汉十高铁到襄阳,再沿着襄荆高铁到达荆门,顺着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抵达宜昌,最后沿着汉宜铁路又回到武汉,形成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互联互通的高铁大环线。
届时,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形枢纽网,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以其他市州为节点的十字形高铁枢纽将逐步成为现实。
放眼全国,湖北与“四极”构架中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城市群深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