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蔡友恒
笑着看照片里的妻子,黄定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可是妻子梦寐以求的艺术照啊。
12月3日,这温馨氛围在宣恩县李家河镇柚乡苑社区91岁的土家族老党员黄定兵、89岁张满珍的家中氤氲开来。他们和全县近4000名老人一道,完成自己20年的夙愿,定格下“夕阳红”里最美的自己。8月以来,宣恩县慈善总会携手一家志愿服务中心奔走沟壑纵横的十里八乡,进村免费为老人拍照。来自汉族、土家族、苗族、彝族、侗族5个民族的老人们欢聚一起,定格幸福。
他们中,有20位90多岁高龄老人,有七旬儿子和年过九旬的母亲。3日,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采访,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讲述着照片里的暖心故事。
慈善拍照来到家门口
“娄会长,你们能不能帮老人免费拍照?”今年7月,一位老人的偶然之问,让宣恩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娄佰县陷入沉思。
“照相,也能传播慈善!”他四处打听,终于联系到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志愿者服务中心,由他们来为老人们拍摄幸福照。8月以来,志愿者们深入沟壑纵横的十里八乡,在老人们的家门口架机拍摄。
“魏海清老人很幸福,育有一子二女,如今四代同堂……”娄佰县印象最深的是,这次拍照的近4000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是椿木营乡勾腰坝村96岁的土家族魏海清老人,那天她在女婿的搀扶下,坐私家车早早来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心地和各民族的“弟弟”“妹妹”们一道拍摄幸福照。
在珠山镇莲花坝社区,86岁的彝族老人黎婆婆,老伴已过世,她跟土家族的儿媳、孙子一起居住在安置房。“得知慈善组织免费拍照,我早早就赶到社区。你看这张相片,拍得蛮好,我很喜欢!”黎婆婆高兴地抚摸相框里的照片。
时针拨回8月27日,这天宣恩县李家河镇柚乡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热闹非凡。
这天,社区60岁以上老人纷纷涌向这里。拍照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20年前,第一次集中办理身份证,我跟大家伙一样,拍摄了证件照。20年过去了,我就没有再拍摄过啥照片了。现在好了,县慈善总会和社区党组织志愿者直接上门服务,还免费呢!”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向双全的一席话,唤起了老人们的共鸣。
“社区老人来自全镇18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谢龙彪介绍,80多位老人享受到慈善的“幸福福利”。
“我们家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们家是民族团结一家亲!”62岁的向双全拿着笑容灿烂的大照片,打趣着侗族的老伴杨英。1985年,他俩相恋并结婚成家,但没有拍过结婚照。直到2004年村里组织办理第一代身份证,他俩才拍过登记照。
“你看,她照片拍得多好,面色红润,一脸幸福!”看着眼前略显黝黑的杨英,向双全忍不住用手摸了摸照片上杨英的“脸”。他对照片中妻子幸福的样子,连声赞叹。
“你也拍得好,拍年轻了!”杨英略带羞涩地回应着向双全,对他照片拍出的精气神频频赞美。
4年前,他俩从30公里外的高罗镇的村子,移民搬迁安置到这里,县里统一分配了房子。三个女儿分别成家,他俩已经有了6个外孙。如今,最小的一个外孙被托付给他俩照顾。
“我原来在村里当过两委委员,现在任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带领老人们打打三棒鼓,搞一些政策宣传,还在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双全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笑容荡漾。
“70后”儿子搀扶“90后”母亲赶场
住在二楼的92岁的土家族“老大姐”滕树云,平时很少出门。这天,她把满头银发梳理得干净利落。71岁的儿子向炳成小心翼翼搀扶着她下楼来。
对面的社区会议室,早有人隔着窗户打起招呼。
现场,人潮涌动。滕树云兴奋地跟各民族的“弟弟”“妹妹”唠起嗑来。她喜欢不时地问一句儿子“头发乱了吗”“衣领齐整不”。
“这次拍照,距离上次拍照有20年了吧?”老人笑着询问儿子,端坐凳上。“咔嚓”一声,她的面容定格了。
“白头发太多了,老了,岁月不饶人!”3日,老人看着那天拍摄的大幅照片感叹道。
她的小女儿笑着介绍,老人年轻时,能歌善舞,勤劳朴实。如今,多民族的兄弟姐妹和谐相处、互帮互助,让老人心灵特别安逸、特别幸福。
“‘定格最美夕阳红’慈善行动虽小,但却是一次贴近群众播撒慈善种子的尝试,同时,也在该县各族群众心田播撒了民族团结种子。”宣恩县一位在读大学生小杨说,一张照片心连心,更把社会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该县将持续推进“定格最美夕阳红”,直到覆盖全县所有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