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在展品前,总书记一字字阅读、一句句问询,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对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拳深情、切切关怀。”11月28日,省委讲师团文化传承宣讲小分队先后来到省文旅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与大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殷殷嘱托。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梦县博物馆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小分队宣讲员、王先福和鲁家亮正是现场向总书记介绍的工作人员。
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它所记载的法律文书是我国迄今时代最早、最完备的法典,包括法律条文、法律解释、判案程序乃至文书格式等,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总书记对简牍非常关注,与大家谈论其中记载的法治、吏治、历史兴替、百姓情怀等。”宣讲员、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说,“总书记的讲话饱含着强烈的文化自信,他叮嘱我们,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大家都深受鼓舞。”
王先福回忆,总书记也非常关注简牍等珍贵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
“简牍出土时很软,含水量高,要想达到能展出的效果,还需进行脱水、定型、修复等工序。”王先福说,因此,省博物馆、荆州文保中心依托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力量。
“总书记仔细翻看了我们与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编著的《秦简牍合集·壹》。”宣讲员、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副教授鲁家亮说,总书记鼓励大家,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这是科研与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未来,将更加精心做好湖北出土简牍文献的整理、释读工作,让“冷门绝学”始终有人做,有传承。
真诚亲切的讲解、细致耐心的剖析,激发现场阵阵互动热情。
“社会公众对简牍的了解有限,要如何深入挖掘阐释简牍的文化文物价值,促进活化利用?”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红敬问。
王先福认真作答:对简牍的活化利用,首先要做好研究。一方面,从学术层面做好文字释读、残简缀合等工作,破解简牍的“秘密”;另一方面,要挖掘简牍记载内容背后的故事,从中寻找与当代人生活有关的部分进行宣传介绍和知识传播,让社会公众产生共情与共鸣。
“通过视频技术‘穿越’到古代了解当时的故事,制作普及读本、绘本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王先福说。
武汉大学学生吕启蒙则提问:“高校文博专业学生要如何提升实践能力?”对此,鲁家亮介绍,武汉大学与省博物馆、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皆有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将持续通过实习实训、人才引进等方式,培养更多高精尖人才,输送到文博一线岗位。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着力推动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