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以人为本 城乡融合肩并肩

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更新,实施生态改造后的长江武汉段,水清岸美、景色旖旎,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为提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嘱托,奋发有为。湖北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按照“聚人、安居、兴业、循环”的总体思路,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城镇画卷,在荆楚大地灵动展开。

以人为本,群众安居又乐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湖北是传统劳务输出大省。2020年以来,我省不少县市的人口流动出现转折性变化,返乡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出省打工人口少于在本省打工人口,县域人口减少趋势变缓、县城人口快速增加。

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果断抓住人口回流机遇,开展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改革试点,制定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标准,提升县城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出台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创造条件让返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先“安居”再“乐业”。

要安居,住房是头等大事。

天门是人口流出大市,超过1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2023年以来,该市以解决城区人口住房等保障问题为切入点,出台“购房奖补+民生支持+鼓励生育”的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城区新集聚4.68万人。

“一子落”带动“全盘活”,人口聚集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天门市实施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以来,带动商品房销售7157套,商住用地出让实现收益21.3亿元。

在新集聚人口中,返乡就业2.64万人,大部分是过去在广东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人员。人口回流带来了产业转移,天门进一步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全市纺织服装类市场主体6500多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服装电商交易额今年将突破500亿元。

随着纺织服装等产业的日益壮大,工人的荷包更鼓了,街上的汽车更多了,餐厅的生意更火了,城市烟火气十足。

进了城,还得留得住、过得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

黄梅以城南片区为重点,取消就近入学限制,变划片招生为社会招生,并在原有4所学校基础上,将1所乡镇高中整体迁入,同时配建初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3所,为进城人口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天门人民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建医联体,打造江汉平原区域医疗救治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石首市创新“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建设智慧医养信息中心数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医护服务。

2023年,湖北64个县市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0.5万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至65.47%,居中部第一。

一串串数字的向上跳动,是千百万群众美好生活的跃升。

补齐短板,居民获得感满满

民生工作就是经济工作,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建立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统筹协同机制作出部署。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统筹协同的重要载体,着力点之一就是在大城市推进城市更新。

危旧房改造,是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同时也面临群众期盼高、资金平衡难等难题。

我省以危旧房改造为重点,探索建立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新模式的核心,是以原产权人为需求端,对现有房屋实施改造,推动房地产转型和城市有机更新。

武汉借鉴德国房屋合作社经验,在青山区21街坊率先启动改造。通过居民出一点、企业让一点,建立居民具体组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力争在最经济的改造成本上实现高品质的居住空间。目前,21街坊的新居正在办理预售证,启动居民分房。

宜昌市转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居民被动参与的组织形式,通过组建联合社,发挥投资主体作用,统一居民意见、统一归集产权、统一对接市场、统一改造流程,让房子“改不改、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形成了“联合社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危旧房改造新路径。

新模式不仅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还拉动室内装修、家电家具购置、社区生活服务等跟进消费,也为房地产企业打开了发展新思路。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抓手。

黄石市制定出台全国首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地方性法规,让加装电梯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共同缔造。该市探索加装电梯五步工作法:装不装群众商、怎么装群众提、有纠纷群众调、好不好群众说、如何管群众定,居民积极参与协商共治,让加装电梯好事办好。

流程再造。居民在线申请,实现 “一户申请即办理”、社区一步代办、部门一站受理、补贴一周到位。

多方筹资。该市发挥每部电梯给予10万元财政补贴的撬动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工会、民政、残联、供电、水务、燃气等十余家单位均提供相应帮扶。

长效管理。加装电梯竣工后,居民选出“电梯长”负责日常管理,或将电梯纳入物业管理范围。创新推出“加梯宝”保险产品,单梯维保费用下降1000元。

今年,黄石加装电梯目标任务为810部,截至目前已审批739部、竣工264部,审批率、竣工率同比分别增长286%、220%。

我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了城镇化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和增长空间,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源,补齐了民生短板、抬高了社会底板,缩小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

发挥优势,县域经济竞相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湖北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才能找到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黄冈是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长期以来,由于产业体系与资源禀赋缺乏深度融合,农业种植养殖业得不到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支撑,产业链、价值链较短。

立足“三农”基本盘,黄冈在全域推进强县工程,既整合资源实现“一盘棋”发展,又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高质量发展。

黄冈蕲春县立足蕲艾品牌优势,引进九州通、嘉道资本等龙头企业,与国有企业蕲州府供应链公司共建供应链平台,推动蕲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产方面,通过提供良种、良技、良仓等服务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二产方面,建成蕲艾产业发展示范园吸引国内20余家企业落户,推动蕲艾产品多样化;三产方面,线上积极发展网络直播带货,线下从卖艾产品到卖“灸服务”,开设艾灸馆9100家,培训输出艾灸师7.3万人。

如今,蕲艾已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农业产业化体系,产业综合产值较上年增长25.7%,带动145万人就业。

谷城县堰河村地处大山,坚持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有优势就发展什么,提出“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强村富民思路。

该村变“靠山吃山”为“养山护山”,以茶产业为突破口,该村发展茶园,栽植欧杨、杜仲、杉树、花椒、板栗等,21万亩山场披上绿装。盘活老村部、小学、茶场等集体资产,建设黄公顺酒馆、银杏山庄、天艺茶庄等物业,创立并打响了“堰河香”农产品品牌。

同时,堰河村两委带领村民以电商为农田、用手机作农具、将直播当农活,催生了露营基地、特色民宿、乡村研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

从一业兴到百业兴,堰河村蹚出了一条“把山水变风景、把资源变资本、把产品变商品、把农民变股民”的绿色发展道路。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3.8万元。

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整体跃升。目前,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500亿元的县(市、区)增至22个,过千亿元的达到4个。

以人为本,城乡双向奔赴;城镇竞风流,百姓喜乐多。以此为新起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湖北新型城镇化将向着更广、更深的领域进发。

--> 2024-11-3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6830.html 1 以人为本 城乡融合肩并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