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同学们轮流担任“饭后管理员”

“饭菜吃干净”成校园文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李季 金俊

餐盒一摞摞,泔水桶排排坐。11月28日中午12点45分左右,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学生用完午餐,自觉回收餐具、食物残渣。

这是该校每月一次的泔水桶“开大会”现场。当天,全校各班的泔水桶有序排列在教学楼前,学校领导和后勤中心工作人员逐一查看,评出剩饭最少、最多的班级。

“饭菜吃干净”是武昌实验小学多年来倡导坚持的“八个好习惯”之一。该校校长张基广介绍,学校将这一习惯细化成若干可以落地的举措,让习惯教育融入日常、持之以恒。

利用食堂、课堂等空间,学校大力开展“光盘行动”专题教育。食堂里,“节俭养德”“文明餐桌行动告示牌”等贴士随处可见。

考虑到个体差异,学校为学生科学安排餐量。该校备有大中小三种型号的餐盒,学生可根据各自饭量选择,学校每月进行动态统计,尽量避免一勺打、一刀切,导致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下的现象。

中午11点半,该校食堂主管陈先桃与同事正在为各班级分餐。她介绍,一二年级学生饭量小,主要装中份、小份,高年级学生饭量则跟成人无异,大份餐盒居多。“米饭适当增减,但荤素菜一定均匀分配,比如鸡翅每人3块,保证孩子们营养充足!”

“一动筷子,一粒不剩”,也是武昌实验小学倡导的饮食文化。为此,学校要求学生在动筷子之前,视当天实际餐量,在同桌、邻桌之间进行相互调节。开动前,班级匀出来的多余饭菜,学生则可装到备用餐盒,在学校更大范围内调节。

12点45分,学生们陆续用餐完毕,他们逐个来到班级“饭后管理员”面前,展示一览无余的餐盒。

同学们轮流担任“饭后管理员”,每位同学吃完都要主动“亮盘”,以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倒饭菜为荣。学校还将学生就餐情况纳入常规管理评分评比。当天评选的“泔水桶之最”,就将被纳入学校考评。

“饭桌上的教育,是最原始、最质朴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张基广说,节约无小事,“饭桌见人品”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吃好饭,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

--> 2024-11-29 同学们轮流担任“饭后管理员”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6713.html 1 “饭菜吃干净”成校园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