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近期,有媒体在采访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在面对各类调研时,习惯于用“一切都好”来作答,导致一些问题被掩盖。
谈及农村医保,部分农户反映医保负担过重,少数干部却认为“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便可轻松解决。谈及秸秆禁烧问题,一些干部只讲禁烧防控得力、政策宣传到位,不讲农田病虫害增加、群众不满加剧。谈及房屋安全排查,一些干部只说工作落实迅速、排查覆盖全面,不讲专业人员匮乏、难以分辨危房。面对各类调研,不管正面问还是反面提,如果换来的都是干部习惯性地一句“一切都好”,说成绩和表态的多,谈问题和症结的少,真实情况就容易被遮蔽。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个“基”可不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听到真话。一些地方习惯于“报喜不报忧”,面对上级调研或是媒体采访,总是害怕暴露短板和问题。一来怕问题谈得太多,担心上级部门批评工作不到位;二来怕工作成绩得不到认可,影响后续相应的资源支持;三来怕调研报告被公之于众,当地“脸上不光彩”。在这些心理因素的驱动下,有些基层干部就专挑好听的说,宁可回答得圆滑一点、模糊一点,也不愿讲大实话。有些干部不仅自己不讲真话,甚至弄虚作假要求群众也只能表达“满意”。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听不到真话,也并非基层干部和群众不愿讲真话,也可能是走访调研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比如开个座谈会,虽然满屋子都是人,但议程只是几个部门做做汇报,程序化地念念稿子,群众压根儿没有打开话匣子的机会。再比如,调研队伍浩浩荡荡,随行都是拍照录像的机器,基层干部有问题也不敢提、受访群众有怨气也不敢讲,生怕捅娄子、惹麻烦。说到底,调查研究是沉下去与人打交道,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有机会、有时间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务虚风要不得。“一问就说好”,未必是真的好。一项政策有没有让老百姓得实惠,一项工作是不是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支持,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少数基层干部,也不是总结材料上的漂亮数据,而是要走到群众家里去,同他们坐在一条板凳上,听听他们怎么想。调查研究要主动走进老百姓的心窝子,才能挖出那些可能“辛辣”“带刺”的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