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读取红色书信里的 血脉传承与精神力量

□ 王南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这里珍藏着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这封距今时隔两千多年的家书,出自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之手,刻录在木牍之上,既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也蕴藏着中国人血浓于水的基因印记。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家书”,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红色书信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集中、材料真实、情感真切、鲜活生动等特点。作为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重要史料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激活其育人功能对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担当好文化创新发展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重申红色书信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激活其引领理想信念的育人功能。红色书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夏明翰给母亲陈云凤的信中写道“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左权给叔父左铭三的信中指出“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两封信中所指的红旗和道路象征着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指引。透过一封封红色书信,我们能跨越时空感受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信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寻找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基因密码。因此,激活红色书信的育人功能要发挥其引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为全社会筑牢思想根基。

重温红色书信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激活其厚植爱国主义的育人功能。红色书信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它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聂荣臻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将救国救民的历史重担置于肩上,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甚至以身献国,彰显的爱国主义令人敬佩。

重塑红色书信无畏牺牲的革命斗志,激活其激发斗争精神的育人功能。红色书信具有鲜明的斗争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历史伟业的精神动力。红色书信彰显的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呈现。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书信蕴含的斗争精神主要表现为无畏牺牲、百折不挠。袁国平给母亲刘秀英的信中写道:“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表达了甘为革命献身的豪情壮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书信蕴含的斗争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王振乾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新的年代赋予我们新的任务——生产建设的任务。这要发扬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不要从自满保守情绪出发,计较个人的斗争果实,因而产生松劲享乐退休等现象”,表达了勤苦劳动、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现红色书信高度自觉的道德品格,激发其培育道德情操的育人功能。红色书信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从一封封书信中能感知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品格和精神追求,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榜样。抗日战争时期,面对艰难时局,左权给母亲张氏的信中写道:“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这种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写照。

重述红色书信温暖细腻的家庭关怀,激活其弘扬优良家风的育人功能。红色书信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现存的红色书信有对爱人的依恋不舍、有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有对亲人的牵挂惦念,这些红色书信不仅情感真切,而且透露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视与引导。叶剑英给女儿叶楚梅的信中写道:“让你们后一代,加工的把我们的祖国,建筑起一座自由、快乐、文明、进步、庄严、华丽的世界。你们不能逃避这一责任,你们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这份嘱托旨在唤醒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使命感,蕴含着对建设新中国的期望。朱德夫妇给女儿朱敏的信中写道:“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

激活红色书信的育人功能,关键在于内容、传播、叙事三个维度,要透过一封封红色书信,讲清其蕴含的情与理,使其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一是要坚持搜集、整理、保护、研究、推广等工作并行,将更多催人泪下、令人敬佩的红色书信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要善于设置时代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出发,去挖掘红色书信所蕴含的历久弥新的思想内容。二是要构建红色书信的立体传播格局,努力形成集官方传播、学界传播、民间传播于一体的局面,使更多优质的红色书信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要充分利用线上传播的优势,通过现代科技,实现红色书信的云上参观、情景再现等新方式。三是要提高红色书信的共情叙事能力。一封红色书信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要处理好红色书信叙事维度的“微小与宏大”“道理与情感”等关系,推动红色书信从普通叙事到共情叙事的积极转变,激发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共鸣。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11-2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6008.html 1 读取红色书信里的 血脉传承与精神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