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魏家锋 王小兵
护林防火是神农架林区“天大的事”,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重点防火期。
神农架压紧压实防火责任,建立“天上有卫星、空中有飞机、山上有哨所、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的五位一体防火立体管护网络,构筑全员、全域、全时防火体系,已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11月6日,神农架林区开启今冬直升机防火巡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随“林长”“线路长”,体验高空巡山护林全过程。
每年至少飞巡60小时
当日,晴空万里,清新的空气能见度很高,几公里外山头上的树木也能清晰可见。
在我省唯一的高高原机场——神农架机场,一架米-171型直升机整装待命。
这架直升机刷着红、蓝、白三色外观,5片螺旋桨叶片每一片都有20多米长,整体十分帅气。
“它是我省空中巡林的主力机型之一。”神农架林区防火办副主任谭明乾介绍,湖北目前还有AW-139、卡-32等型号巡林直升机。
14时15分,随着螺旋桨的高速转动、发动机轰鸣声响起,直升机缓缓升空。几分钟后,直升机飞离机场,保持在300米至500米的巡航高度。
坐在机窗旁的神农架林业管理局林长和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线路长,拿出望远镜开始观察森林情况和电网线路情况,并仔细做好记录。
透过机窗俯瞰,大山连绵、山林苍莽。
“大山里的村落是我们巡查的重点。”谭明乾说,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火患风险点。空中森林防火巡查,弥补了人工地面巡护覆盖度不高的短板,拓宽了单位时间内的巡护面积。同时,一旦发生森林火情,能够
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直升机必须按预先申请的航线行驶。”机组工程师杨新喜说,神农架有10多条空中巡护线路,每次巡护大约需要1个小时。每年重点防火期内,至少要巡护60个小时。
50米高度洒下“暴雨”
1小时后,直升机抵达神农架大九湖区域。按计划,飞机将进行吊桶取水和模拟灭火训练。
“日常巡查中,我们会确定几个备用水源。”谭明乾说,这些取水点都将被纳入应急处置数据库,做到有备无患。
飞机在大九湖1号湖上方缓缓下降,最后悬停在距水面约10米的高度。记者看到,随着飞机高度降低,红色的吊桶沉入水中后很快装满水。
飞机再次提升高度,飞往预定的灭火区域。10多分钟后,直升机来到“起火点上方”后缓缓下降。待飞机高度降至50米左右,操作员按下开关,顷刻间桶内的水全部洒出,形成一条“暴雨带”。
“吊桶一次可装4吨水,相当于一辆中型水罐消防车的水量。火势不大的话,飞机来回几趟,便可以控制火势。”杨新喜说。
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难度不小。杨新喜告诉记者,高空洒水要精准覆盖火源,机组成员必须准确判断方位、高度、风向、惯性等因素,这对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很高。
飞机内噪声超过100分贝,轰鸣声让记者感到十分不适,工作人员之间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谭明乾说,高空巡逻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刺激、有趣,“我们只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建成立体防护网
神农架林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区,林地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6.5%,森林覆盖率高达91.16%。
在林区林业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调度中心,卫星遥感监测和林火双光谱视频监测系统正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大屏幕上,森林资源、林业信息、防火模块等一图可见;监控画面上,路口车辆进入情况一目了然。
“监控安装的是高清摄像头,可看清2公里远的车牌。”工作人员介绍,一旦有可疑情况,他们可拉近镜头,区分是炊烟还是户外用火冒烟。系统使用了卫星遥感热源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定位,无论哪里有热源,都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再根据报警切换现场视频查看识别热源原因。
林区政协副主席、林业管理局局长沈绍平介绍,目前神农架已经安装高山林火视频监控系统127台、监控探头1566套,配置了无人机11架和1台流动指挥车,形成全区森林资源管护的一张图和防火体系的一张网。
护林防火将有
半小时快速反应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魏家锋
11月13日,走进神农架林区红坪镇红举村天麻包,只见一条土石公路已成雏形,几十名工人有的在开挖边沟,有的在加固护坡。
“这是我们新修的应急防火通道。”施工现场负责人说,公路长约10公里,路面宽3米,正加快施工,预计本月底可完工。
今年,神农架一共要修90条这样的应急防火通道,总长688.68公里。
神农架森林覆盖率91.16%,林地面积31.25万公顷,拥有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
“早发现、早处置。”神农架林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谭明乾说,要实现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就需要灭火人员、物资和设备迅速到达现场,所以必须建设一定的基础设施。
今年,神农架投资3.83亿元,建设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包括应急道路688.68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282.09公里。
在山间修路,建设方把生态保护放到首位。项目总工程师周傲介绍,他们要边施工边进行生态修复,不光要建设成一条安全路,还要建设成一条绿色生态的道路。
同一天,神农架林区红花朵林场附近的生物防火隔离带也正在紧张施工。工人们将冬青、红叶石楠等四季常绿植物栽种在隔离带内。
项目负责人丁远超介绍,生物防火阻隔因地制宜,结合山林地势,充分利用山脊线及村边、路边、田边等设施设置生物防火林带。把集中连片的森林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起到阻火、隔火的作用。
生物防火阻隔带宽约30米,工人们需将范围内的落叶树木清理掉,然后种上具有防火阻隔作用的红叶石楠、女贞、茶树等四季常绿植物。
“项目建成后,神农架护林防火就有了‘护林防火半小时快速反应圈’。”神农架林区政协副主席、林业管理局局长沈绍平介绍,防火通道让森林巡护、监测、病虫害防治更加便捷,同时也为发展森林康养、户外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