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与认识一个新地方,一定是从它的地标开始的。
42.195公里的赛道上,光谷的硬核地标一一呈现。
起跑点华中科技大学之于光谷,正如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这座“森林式大学”内,建设有重大科研“四颗明珠”,分别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打造出一个个“国之重器”。
高新大道上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引进和联合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院士专家及领军人才团队、行业核心骨干企业,着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创业投资、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吸引与集聚人才、知识产权与生产性服务等五大平台,一个开放融通、互融共生的创新生态吸引了国内外创新主体纷至沓来。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上个月发布全球首个社会级通用人工智能模拟器平台,为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距其不远的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的“紫东太初”大模型曾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这是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理解和生成能力更接近人类。2023年,光谷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50亿元。
九峰山实验室内,上百个项目也以破竹之势发起冲击。2023年投运至今,这家实验室不仅诞生了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还吸引了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集聚。
如今,光谷已初步建立了“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家湖北实验室+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正在中国光谷加速集结。
与科技力量一起集结的,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正在建设中的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定位为泛半导体研发中试基地,布局国家级创新中心。从空中俯瞰,金色屋顶仿佛一枚巨大的芯片,镶嵌在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的中轴线上。
来到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里先后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成长为中国光谷的8家“百亿军团”之一,并通过领衔关键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链的“黄金十年”。
如今,中国光谷拥有市场主体突破22.8万家,企业14.5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700多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31家、专精特新企业173家,上市公司68家。
从未来一路到未来二路、未来三路,多条以“未来”命名的道路,正是光谷未来产业的集聚地。光谷布局6G通信、量子科技、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9大赛道,计划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资金,力争2027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