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三大红军主力:都曾有部队在湖北战斗

红三军军部旧址

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的红色革命遗址

红三军军工厂旧址

大冶市洪口村红八军建军地的红军井旧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刘兆军 张益游

20.6万名长征红军,6万来自湖北。16.6万名红军英烈中,4万名是湖北籍。

湖北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地、长征出发前的重要根据地,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场伟大的远征中,荆楚儿女以参战红军队伍多、数量大及战功显赫而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我们追寻中国工农红军在湖北的足迹,感悟长征精神、汲取精神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老区焕发新生 告慰革命先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通讯员 赵炳长 毛人杰

大别山南麓深处,檀树岗水库旁,一座历经百年风霜的老屋静静伫立——这便是鄂豫皖红军总医院旧址,坐落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陶家边村。

作为红军历史上最早的医院之一,它见证了长征前夕的艰苦岁月。

“地处三省交界,便于隐藏和撤离,且农民革命运动基础深厚,最早的区级农民协会也在这里诞生。”11月12日,红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群管理处副主任董斌介绍。

鄂豫皖苏区初创时期,中心区域红安(原为黄安)没有一所正规医院。1929年5月,面对战斗频繁、红军伤员日增的紧迫形势,随军医生林之翰与戴淑先受命在此组建红军医院,初期条件极为艰苦,药品、器械奇缺。

走进旧址,仿佛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董斌说,在红安两年多时间里,医院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当时病房不够用,群众争着让房,医院人手少忙不过来,群众自觉组织担架队、洗衣队,可以说家家是病房、人人搞护理。

医院高峰期每日接纳上千名伤员。伤员们躺在简陋的病床上,心中却燃烧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传唱着“山沟野坳是我房,野菜山果是我粮。红军战士不怕苦,医好伤病上前方”的歌谣。

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不少重伤员不幸牺牲。“村里的老人说,周边安葬着2300多名红军战士的遗骸。部分烈士的姓名已不可考,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陶家边村党支部书记方昭感慨。

如今,陶家边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

“要把陶家边村打造成红色旅游名村,让长征精神得到传承与弘扬,让这片红色土地焕发新生,告慰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方昭说。

昔日红军挑水地 家家通上自来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卢丽君 卢慧 江浪

“90多年前,红军战士喝过这口井的井水,还为百姓挑水。村里此后一直叫它红军井。”11月13日,在大冶市殷祖镇洪口村马对于湾,村委会副主任马平川指着一口水井,思绪万千。

马对于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建军地。在红军井不远处的马氏祠堂,复原了当年建军地会场原貌。

大冶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1930年6月10日,红八军在洪口村成立。此后,红八军随红三军团一路南下,立下赫赫战功。

红军井,见证了不少拥军爱民的故事。当地老人回忆,粮食缺乏时,农民将仅有的薯丝、玉米、稻米送到部队驻地,倒到桶里就走。

红军井不远处,走出了16岁参加手枪队闹革命、一直战斗到新中国成立的少将马龙。

“当时马龙跟随红八军南下不久,其母亲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是村民和亲属为他的母亲秘密收殓。”马平川说。

据不完全统计,大冶地区前后报名参加红军的有近万人。

“如今早已不用再去红军井挑水吃了,但大家都很爱惜它。”马平川说,全村自来水覆盖率已达到98%,村里还引进了三家农业合作社,从事白茶、油茶、水稻、鱼类等种植养殖,带动村民增收就业。

“我们正计划修建红军广场,挖掘红色资源,传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马平川说。

红军革命故事 村民代代相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黄家彬

11月12日,从恩施市城区出发,向东南方向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3个多小时,就到了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

这个一脚踏鹤峰、宣恩、恩施、建始4县市,平均海拔超过1700米的偏远山村,是一片红色沃土。90多年前,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以下简称“红三军”)在这里设立政治部和后勤部,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贺龙带兵干革命,途经石窑建军营……”在石灰窑村文家铺组的三星洞前,58岁的组长吕南海带领3位村民敲锣打鼓,传唱着当年贺龙闹革命的故事。

1929年至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多次进驻石灰窑村,驻扎在朱家湾。文家铺组与朱家湾相距约3公里,这里有一座山叫青龙山,山中有三洞相通,称三星洞。红三军曾在此制火药、造土枪大炮。洞中,红军当年碾制硝土的石碾至今保存完好。

距离三星洞不远,一处天然溶洞掩隐在密林深处,石灰窑村村民亲切地称之为红军洞、红军医院。当年,这里是红三军伤员疗伤养病的地方。

红军医院的故事,76岁的村民刘国安如数家珍。当年为支援红军,刘国安的奶奶王炳桂和村里的妇女走村串户,发动村民捐粮捐物,为红军伤员送饭。

如今,这片红色热土已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红色文化在这个遍地写满红军故事的小山村传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最为深厚的精神动力。

成立于大冶的红三军团

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

冬至时节,层林尽染。走进黄石大冶市刘仁八镇中学,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十分醒目,这就是红三军团成立旧址。

红三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这支组建于大冶的红军劲旅,在湖北留下了哪些光辉足迹?

“红三军团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劲旅,他们的历史功绩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承。”今年6月,江西省中国工农红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光晔受邀来鄂作交流分享,他讲述了红三军团的故事。

1930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五、八军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红三军团成立后,迅速消灭鄂南6个县的地主武装。8月23日,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与红一军团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红三军团担任右路前锋。

成立于公安的红二军团

鄂西两次大捷

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1930年7月7日,在公安县南平镇,红四、红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

红二、红六军团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恩施先后取得忠堡、板栗园大捷,实际上粉碎了敌军的“围剿”。

红二、红六军团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先后经历了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牵制了数十万敌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尤其是遵义会议召开前,红二、红六军团攻打湖南常德、沅陵和桃源一带,将围追中央红军的十多万湘军吸引走。中央红军在遵义停留休整12天,正是这12天的安定,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二、红六军团对遵义会议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和其他部队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

诞生于红安的红四方面军

黄安战役活捉敌军师长、

歼敌1.5万余人

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在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合编为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的第四天,徐向前率军发起黄安战役。经过43天的激烈战斗,全歼敌六十九师,活捉师长赵冠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为纪念这次胜利,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决定将黄安县改名“红安县”,以纪念这片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

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时一年零七个多月的长征中,红四方面军转战川、康、甘、青四省,行程万余里,历尽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建军地,红安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四位国务院副总理;产生了七位大军区正职,八位解放军上将,被誉为全国第一将军县。

本版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周三春 王际凯 见习记者 沈早慧

--> 2024-11-16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5266.html 1 三大红军主力:都曾有部队在湖北战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