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弦、通讯员李斌)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为美丽湖北贡献更多绿意。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多部门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截至今年10月中旬,324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涉及全省13个市州的46个自然保护区,3223个已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达99.4%。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以来,湖北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对全省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开展遥感监测与调查核实,聚焦违法违规的采矿采砂、工矿企业等重点问题,全面推进整改。
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问题为目标对象,全省采取“全面遥感排查、现场核查重点”的思路,通过无人机实拍结合人员现场核查进行高效跟踪识别。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林业局累计完成了7668件问题线索的现场核查。
同时,全省多部门联合梳理整合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问题线索,形成湖北自然保护区问题总台账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问题总台账,并实现动态更新,让每个问题都能“按图索骥、追本溯源”。
通过建立案件线索同级移交、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专案查办等联动机制,湖北对自然保护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共立案27件,罚款金额237.89万余元。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目前,保护区范围为葛洲坝至枝城杨家溪、长度约60公里的长江江段,中华鲟唯一已知的产卵场就在该保护区核心区。
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绿盾”行动开展以来,该保护区实际需整改问题点137个,其中非法码头110个,取水口11个,排污口14个,其他人工设施2个。截止到2021年12月,湖北已完成全部问题点的现场整改及销号,并通过上级部门现场复核验收。
其中,中石化王家河油库码头位于保护区核心区,根据环保整改要求已取缔拆除。在油库码头拆除后,为做好警示教育工作,宜昌市将水泥栈桥改造为江豚科普平台,并对外开放,鼓励市民参与到长江大保护的队伍中来。目前,江豚科普平台已成为宜昌滨江网红打卡点,经常有市民在此看江豚、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