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西行萍踪 月印万川

——从旧影像看抗战时期的湖北省图书馆

蛇山南麓老馆舍近影。

1938年10月,当时湖北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省图书馆西迁恩施。

省图西迁工作日记。

抗战时期恩施五峰山,当时湖北省立图书馆所在地。

谈锡恩

张翮

秭归县小峡口古籍密藏岩洞地点示意图。

省图回迁后,当时湖北省政府教育厅的嘉奖令。

省图在恩施时的巡回阅览路线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竺佳怡 王俪颖

图书馆赋予城市灵魂,守望文化家园。湖北省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是中国最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迄今已有120年。双甲子岁月,她风雨兼程,帮助求知者抵达知识殿堂。

正在省图展出的“十纪精粹 三楚荣光——湖北省图书馆建馆120周年馆史展”,展示省图墨香永续的风雨历程。走进展厅的观众多半会在抗战时期省图西迁的展板与实物前久久停留,山河沦落之时,图书馆人及社会大众保护文化根脉的壮举至今荡气回肠。

当年在蛇山上建成的新馆,为何与武大建筑那么像

敢于开历史先河,这是湖北在近现代史上的鲜明个性。在文化上,湖北同样乐于第一个吃螃蟹。

1904年,全国第一家官办公共图书馆——鄂省图书馆诞生在湖北。它在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端方所推行的办学新政中应运而生,一改我国藏书楼重藏而不用的旧习,采用西方近代图书馆运营模式进行对外开放服务,成为当时了不起的创举。

湖北省图书馆在初创时期,馆舍曾三易其址。1924年由湖北图书馆改名为湖北省立图书馆。

1928年后的数位省图馆长,均提倡欧美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思想:孙述万馆长提案建设武汉大规格之图书馆;冯汉骥馆长引进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编目,编印馆藏书目,参加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毕斗山馆长主编《湖北省图书馆概况》,完善规章制度;谈锡恩馆长主动设立流通书库,推行馆外流通服务。

1934年,湖北省立图书馆馆藏图书13万余册,原馆舍已不能满足藏书与开放的需求。1934年2月,湖北省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建设图书馆新馆决议,李书城、沈祖荣等19人为建筑委员会委员,馆址定在蛇山南麓抱冰堂右侧(现为武珞路45号)。缪恩钊工程师设计,汉口袁瑞泰建筑厂承建。新馆舍于1935年10月奠基,次年9月建成,使用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

这座蛇山上建起的“湖北省立图书馆新馆”,如今被读者称为湖北省图书馆“老馆舍”。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蓝瓦灰墙的老馆舍与武汉大学的建筑,风格上如此接近?

那是因为设计者缪恩钊时任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舍监造工程师、工程处负责人,在进行省图书馆设计时,他借鉴了武汉大学校舍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得省图书馆与武汉大学建筑遥相呼应,同为中西合璧的佳作。

此时的湖北省图书馆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公共图书馆,当人们正在憧憬“湖北文化前途,亦必蒸蒸日上”时,不承想而立之年的省图将蒙遭国难。

躲敌机藏山洞借祠堂,水陆兼程一路西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对我国领土大肆侵占和疯狂掠夺外,对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也肆意破坏践踏,作为国家公共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劫难逃。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1938年6月7日,武汉警备司令部、省防空司令部为疏散人口发出《告武汉同胞书》,要求市民设法离开武汉。随后,湖北省省会西迁恩施,并要求各机关、学校、企业一并西迁。

湖北省图书馆时任馆长谈锡恩四处奔波,在他的极力争取下,省馆终于被列入先行西迁的行列,开始了紧张的抢运工作。据馆史记载,1938年6月西迁前,省馆馆舍面积达2005平方米,馆员17名。各类馆藏文献达14万余册,包括线装书9万余册,其中善本3000余册,以元、明版本居多,另有冠绝全国的崇文书局(湖北官书局)古书版片75467块。

1938年7月,省馆10余名员工在谈锡恩的率领下将馆藏古籍和中外文图书9.8万余册清理打包,装大木箱173个;同时将所藏崇文书局版片装木架86件,馆藏文献及相关物资合计约36吨。西迁古籍中,明刻本《宋元通鉴》、明钞本《鹿门先生批点汉书钞》《登坛必究》名列其中,可谓珍品云集。

1938年武汉各车站、码头等待转运的物资堆积如山,谈锡恩多方求援,终于在西去的船尾寻得一点地方。书多人杂,谈锡恩马上安排职员打地铺,围睡在书箱旁日夜照看,每到晚上他还要巡查两三遍。

一行人将这批古籍、图书和版片,由武昌走水运,分三批次运到宜昌,后又由宜昌运往秭归、恩施等地,途中还寻找山洞、寺庙等地为珍贵古籍避难,寻机再往西迁。

其间,谈锡恩给当时省政府代主席严立三写了一封信,报告三处藏书地点并附上一张手绘的地图。三处藏书地点分别是:兴山县属大峡口内一岩洞,土名黑岩,从新滩至该洞水程七十里,从西麓上达该洞又有八里;兴山县属大峡口对岸一岩洞,因岩洞为庙,庙名滴水观,新滩至该观水程约七十里,上山又有七里;兴山、秭归交界处,秭归长云乡之小峡口岩洞,距离新滩水陆里程约六十里。搬运甚为方便,洞甚宽大,干燥,保无敌机土匪窥伺,适合收藏。

珍贵图书、古籍善本和版片搬到岩洞后,谈锡恩就带领馆员立即投入到开箱翻晒的工作中。发现水湿受潮或虫蛀破损,都要仔细粘补复原。每箱图书都要编制图书目录一式六份,除一份随箱装订外,其余分别装订成册分别保管,便于日后查找。在樟脑丸难求的情况下,图书晒好装箱时,每放一层图书,用碎烟叶撒在每层书之间以防虫蛀。在整个翻晒过程中,谈锡恩多次现场督查。

据相关资料记载,省馆借新滩北岸小学教室二间作藏书之所,又租杜氏宗祠作为临时馆址,内设第一阅览处,并于1939年1月30日开放。在这里每天接待读者100多人,坚持了一年时间。

1941年3月31日,最后一批图书装车运抵恩施,从秭归到恩施水陆两程累计不到350公里,却花费半年多时间。据省图西迁日记记载,搬运过程大多数时间就是等车、等人、等经费、等敌机停止轰炸……举步维艰。另据史料记载:日军在1939年到1941年,轰炸巴东24次,其中最多的一天有20架飞机。日军轰炸频繁,图书运送只能在轰炸的间隙进行,迁运条件异常艰苦。

恩施办馆7年,迁回武昌时藏书增加了两万余册

在恩施的7年间,省图书馆在五峰山高农分校、土桥坝唐家湾、土桥坝店子坪、五峰山七里坪、舞阳坝邓家湾等地临时搭建开辟阅览室,辗转搬迁,数次扩建、兴建馆舍。1945年2月16日,省馆举行舞阳坝新馆落成典礼,次日正式开放。古籍版片在恩施妥善保存,直至迁复武汉。

抗战胜利后,新任馆长张翮领导了迁复工作,将房屋、器具、重复图书拨交省立恩施州图书馆。1946年5月14日开始迁复工作,回武昌的路同样饱历艰险。

据馆史记载:原计划图书、版片由恩施运抵巴东后,请建设厅派专轮到巴东接运直达武昌,但巴咸路段车况极差,半个月才运抵巴东。又因轮船损坏滞留武汉大修,在巴东候船滞留长达两个多月。经反复与建设厅航业局联系交涉,1946年7月29日图书、版片才由巴东陈家码头上船。船至宜昌后,转上排水量近百吨的大柏木船,由驳船“恩施”号拖带。此时正值汛期,船到荆江水域藕池口附近,突遇狂风暴雨,两船剧烈颠簸,连系两船的两根缆绳中的一根被磨断,柏木船出现裂缝,江水雨水直灌船舱,物件箱笼倾倒。幸得船长指挥若定,船员协力抢险,馆员余氏一家在舱内照料箱笼清除积水,大家合力施救,方才化险为夷。

1946年8月,省馆由恩施迁回武昌蛇山南麓馆舍。《新湖北日报》报道:“此次迁复,为时三月有余,政府原允派建施轮赴巴接运,讵久未前往,该馆迫不得已,自行多方设法,饱历艰险,始行达到迁复任务。该馆图书多系善本,且不少还系孤本,兹幸安全到达,洵足为湖北教育文化前途庆也。”

省教育厅后传令嘉奖馆长张翮:“该馆由恩施迁复武昌,各项公物虽经长途辗转搬运,均全整如初,毫无损失;足证该馆长珍视公物,事先计划周密,临时照料得当,应予传令嘉奖,用示鼓励。”

经四任馆长及馆员的共同努力,迁出的9万余册图书,因一路接收了杨守敬、张继煦等人的藏书,回武昌时居然增加到11万余册。据战后统计,整个搬迁过程中水渍霉烂图书193种662册,由于流通等原因遗失图书193种282册,是抗战期间损失最小的图书馆之一。

(图片由湖北省图书馆提供)

--> 2024-11-11 ——从旧影像看抗战时期的湖北省图书馆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4634.html 1 西行萍踪 月印万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