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李志朋 田杭宇
晚秋星夜,沙洋县瞄集村综治办主任任振武独自在村道上巡逻,两边田野漆黑一片,哪怕有一丝火星他也能看清楚。这样的巡逻他持续了10年,只不过,眼下比以往轻松多了!
秸秆禁烧,曾经事倍功半,是农村基层工作一大难点,现在渐成当地农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这一转变过程,任振武历历在目。
田野浓烟四起
村干部成为“夹心饼干”
瞄集村种植水稻6000亩,每年秋收1800吨秸秆。过去家家户户养牛,禾场上都堆一垛草,作为耕牛冬天的饲料。后来耕牛变“铁牛”,秸秆没用了,又找不到出路,村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到水稻收割之后,田野上到处浓烟滚滚,露天晾晒的衣服白洗了,交通事故多起来,城市空气陡然变差。尤其晚稻收割后,烟、雾交织,久久难以消散,成为空气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10年前,生态文明建设提速,环保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空气质量受到城乡居民高度关注。秸秆禁烧由此提出。
“稻草不烧,能做什么?”七组村民张克兵回忆,起初村民很是不解。一亩地产几百斤秸秆,搬到哪里都费劲,何况种田的多是老人。收完油菜栽水稻,两种作物茬口紧,不烧秸秆怎么办?
农民说的是实情,但命令不得违背,村干部成了“夹心饼干”,一天到晚疲于应付。路口拉上条幅,墙头写上标语,宣传氛围拉满还不够。村干部租一辆车,装上喇叭,从早到晚在村里巡回播放,成为村民的起床铃和催眠曲。
每到夜晚来临,干部们就开始紧张,放下碗筷赶到划定责任区。镇里包村干部也来了,大家睁大双眼,不断朝漆黑的田野探望,生怕哪里冒出火星来。地广人少,防不胜防,星火燎原,势不可挡。禁烧秸秆成了干部与村民的“猫鼠游戏”:干部前脚一走,村民后脚点火。
有一次凌晨2点,风很大,任振武刚发现火点,还没来得及赶到现场,火势借风点燃周边野草、垃圾杂物,蔓延到其他农田,刹那间,火星变成火场。任振武赶紧呼叫救援,一大群人几个小时才灭掉大火。紧接着,村民就开始扯皮,任振武又连夜调解纠纷,整整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早上,任振武就收到镇干部发来的通报信息,昨夜焚烧过后留下的斑点被卫星拍下来,上级要追责。
按照规定,村民露天焚烧秸秆要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被拘留。任振武看在乡里乡亲面上,何况七八十岁老人,实在不忍心送去派出所,只好批评教育几句,罚个50元、100元作为惩戒。但干部的处罚就重了,2016年瞄集村出现荆门第一个火点,毛李镇党委书记被停职检查,镇长被诫勉谈话。“上级认为我们工作不力,村民觉得我们不近人情。”任振武说镇村干部压力重重但又无可奈何。
秸秆不烧,堆在田里误农事,怎么办呢?
从舍近求远到就地取材
秸秆变基料
无奈之下,村干部四处打听,得知秸秆可以粉碎还田,他们就向镇政府申请租赁一台收割机,由村里出钱,帮部分老病弱农户粉碎秸秆还田。可村民还是有顾虑,担心秸秆全部还田,可能腐熟不彻底,加重病虫害,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除了还田,秸秆还有其他出路吗?村干部又听说,镇上一个叫雷鸣的农机手愿意收稻草。
原来,雷鸣在江苏收割作业时,知悉有商贩专门收购稻草卖到福建种食用菌。他算了一笔账,稻草从沙洋运到福建漳州,每吨落地价1100多元,刨去运费、打包费等成本,净利润100多元。
任振武请雷鸣到瞄集村建稻草加工厂,由村里帮忙找仓库。雷鸣和乡亲们约定:把稻草送到厂里,260元一吨;他找人上门收,每亩15到20元。村民见秸秆不烧还有钱挣,都乐意送到雷鸣厂里来。
慢慢地,雷鸣有了新烦恼:稻草行情变化大,上半年一吨卖400多元,下半年可能只有200多元。行情不好时,他就先囤着,找机会再卖。稻草收多了,现金流紧张,风险也增加。有一次冬天,稻草失火,损失100多万元。要是能就地消化,就不会有囤草危险。
2020年,雷鸣专门跑到福建学习种蘑菇,回村后注册公司自己干。他的想法得到相关部门支持。
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洪华说,食用菌市场潜力大,利用秸秆种食用菌既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又能带动村民增收就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雷鸣缺资金,县里协调曾集镇肖堰村、马良镇北港村和高阳镇辛巷村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缺厂房,镇里牵线紧邻瞄集村的三坪村,以扶贫项目资金与公司合作,新建连栋菇棚、冷库;缺销路,村干部和本地网红一起,帮公司直播带货。
雷鸣有了底气,不断引进赤松茸、平菇、草菇、双孢菇菌种,请来福建籍技术人员指导。去年,公司向荆门、荆州、长沙、株洲等多地销售各类鲜菇360吨,产值过千万元,回收利用稻草近万吨。65岁的村民许忠秀在雷鸣公司制菌棒,说起焚烧秸秆,咧嘴一笑:“要是都烧了,我上哪去找一个月1000多元的活儿?”
稻草有了出路,农民有了事做,焚烧秸秆越来越少,田野浓烟也逐渐稀少。
但在镇、村干部看来,这样还不够。毛李镇人大副主席杨昊说,收获季农时紧,农机手少,忙不过来,有些农户怕耽误下茬作物,收完就赶紧粉碎还田,等不及农机手收走秸秆。同时,雷鸣稻草加工厂失火的教训让大家意识到,把秸秆回收利用的出路都放在一家食用菌企业身上,风险太大,还是要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寻找更多出路。
耕牛变肉牛,秸秆变饲料
稻草再生新出路
有些村民看到雷鸣干得风生水起,也效仿起来。很快,毛李镇上就出现3家农机合作社,农民生意门路打开了。村民张仁军买了台打捆机,专门收购稻草,卖给附近养牛户。
杨昊介绍,全镇共有10家养牛专业户,近150头牛。去年起,镇政府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养殖场对接,就近购销稻草。
张仁军说,水稻刚收完,稻草水分大,要在田里晒几天才能收。农户找他上门收走,自己一般无需额外付费。他把稻草卖给养殖场,每吨价格300到400多元不等,刨去运费、油费、人工,利润80元。一个月,收100来吨稻草,能赚1万多元。
养殖户也划得来。毛李镇高兴村养殖户郑培昌说,过去没人收稻草,养殖场舍近求远,饲料完全外购,现在用上本地稻草,一头牛每年饲养成本节省300多元。去年全镇150头牛就吃掉了438吨稻草。
“县里养殖企业多,稻草销路广。”杨昊计划明年邀请县里的大农机合作社进村收稻草,只要机手和机械够用,更多秸秆才能被离田综合利用。
任振武说,市里有企业收购秸秆做板材、做草编工艺品,他准备去实地看看。最近几个返乡创业村民跟着雷鸣学习种植赤松茸,村里计划开个培训班。这种菌子一亩能吃掉3到5吨稻草,露天就能种。如果种得好,按每斤收购价3元估算,亩均利润5000元以上,到那时稻草更香,大家更舍不得烧咯。
今年秋收期间,瞄集村有1100吨秸秆就地还田,500吨用于蘑菇基料,200吨被送往镇上养牛户。全村所有稻草全部被处理干净,田野上的滚滚浓烟终于消失不见。
市场之手最有力
□ 汪彤
秸秆禁烧,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行政推动和法律规制必不可少,但市场之手不可或缺。
秸秆一直存在,以前为什么没烧?是因为它有出路,家家户户养牛,秸秆是饲料。后来,农民之所以焚烧,是因为秸秆没有出路。在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养殖到来之后,耕牛作为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从生产资料变成生活资料,耕牛变肉牛,秸秆需要从农户手中转到养殖户手中,渠道消失。
按理说,只要牛存在,秸秆作为饲料来源,出路就不会消失,但这个食物链上的收储环节,因社会化分工不细导致专业收储还没出现,造成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断裂,秸秆失去传统出路。
现实中,秸秆禁烧最初发于行政命令,使秸秆禁烧成为基层政府季节性任务和包袱。在压力与矛盾面前,基层干部终于明白,完全靠“堵”,效果有限,必须寻找“有形之手”之外的办法,那就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于是,找到需求端、搭建供应链,成为基层干部共识。这是禁烧后期市场思维推动的结果。不得不承认,秸秆禁烧也造成了新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专业收储队伍出现,秸秆经纪人应运而生,重新连接起秸秆变饲料的食物链。不仅如此,乡村振兴潮起,各路资本下乡,也产生更多秸秆综合利用场景,种蘑菇、制板材、编草席等等,不一而足。
秸秆用途多了,变废为宝,农民对秸秆也有了重新认识,开始转变思想观念——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行动自觉。
秸秆禁烧再次证明,解决产业链上的矛盾,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可持续的营利模式,方能从根本上消除堵点和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