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无人机悬空而立,在空中不间断传回影像;无人船快速下水,向通信指挥车传回第一手资料;超轻型全地形车、推挖装运车等机械装备轰鸣……10月29日,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开放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时,一个个带着新意的“尖板眼”设备跃入眼帘。
一个醒目的橙色救生圈,快速准确地落到指定水域,实现精准“降落”。当碰到落水者时,其自动返航功能还能带着落水者向岸边移动。会飞的救生圈其实是一架空水两用的救援无人机,外形似救生圈,四周配备4个螺旋桨,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它能够在水面和空中自由穿行。这个会飞的救生圈正“乖乖地”执行着操作员薛文文的指令,1分钟内就能起飞,并且以每秒13米的速度飞向溺水者,快速拯救溺水者于危难之中。
而在不远的水域,操作员缪志威正驾驶两栖全地形车,踏浪前行。这辆车底盘比较高,记者手脚并用才爬上它的“躯体”,穿上冲锋衣,车从湖边40度的土坡下水,“嗖”的一声,便开始劈波斩浪之旅。与常见的车辆相比,它在左右两侧长出“翅膀”。伴着引擎声和轰鸣声,两栖全地形车在水中前行。水流冲刷着“翅膀”,“翅膀”则可增加浮力,让这台车在水中如履平地。
“车有8个轮胎,都能原地旋转。”缪志威介绍,在抢险救援中,它可以穿梭于山地、丛林、沙漠、雪地。当发生洪涝灾害或道路严重积水时,它还能够在复杂的救援条件下进行物资以及人员运送。
开辟“生命通道”,这里还有另一款神器——应急机械化桥。它的整个架桥系统都在架桥车上,操作员智能遥控后,8分钟内便能架设一座长度为26.6米、宽为3.48米的临时应急桥梁。桥梁承载能力强,达到履带式荷载60吨和轮式荷载轴压力17吨,既能满足大型的应急救援车辆顺利通行,同时又能满足各种小型汽车、摩托车及行人等通行。
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主任张卫华说,近年来,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装备已运用到防灾减灾救灾一线,提升了救援效率,有效保障了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也更好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