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星
巴黎塞纳河上的比尔哈克姆桥,不仅因为是电影《盗梦空间》的取景地而声名远播,而且是许多新人拍婚纱照的首选地。那里离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都近,风景绝佳。从那里走过一个路口,沿着一段台阶向上,就可以看到几个路标,其中一个上面写着一行赫然醒目的字:“巴尔扎克故居”。再经过一段热闹的街区,沿着另一个也写着“巴尔扎克故居”字样的路标,就进入了一段比较僻静的窄路,路边还有一座古旧的教堂。在路的尽头,就可以看到一扇石砌的绿色大门——巴尔扎克故居到了。不过那扇孤零零的大门的后面却空空如也,很是奇异。想参观得往右走上十来米,从那个不太起眼的玻璃平房,才能进入旧居的大门。大门内是一处出售有关书籍和纪念品的小店,墙上还有纪念巴尔扎克的活动海报。
热情的管理员为我指路:得从这里走一段石梯才能下到花园里,穿过咖啡屋,就可以进入故居随意参观了。他特别说,参观是免费的。我按他的指引,很快就看到那修饰一新的故居了——米黄色的墙壁与绿色的门窗自然协调,那扇造型别致的多侧面玻璃门别具一格。
进了故居,暗红的墙壁、踩上去嘎嘎作响的木地板,连同介绍巴尔扎克的那些展板、他用过的写字台、沙发,他那十分有名的绿松石权杖,还有他的几尊头像、半身像、全身像,以及根据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的插图制作的密集人偶,还有他的一部分涂满修改痕迹字样的珍贵手稿与清样,都散发出当年的古旧气息,使人恍然进入了大师的时代和他创造的文学世界。
这位雄心勃勃的作家以拿破仑自比,用一己之力创造了宏伟的小说世界——《人间喜剧》。为此,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写下了《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高利贷者》《驴皮记》《邦斯舅舅》等文学名著,不仅塑造了众多不朽的文学形象,而且对于研究复杂的人性、光怪陆离的社会提供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丰富驳杂的话题。而且,这一切还是在他因为办印刷厂破产、负债累累的困境中完成的,堪称奇迹。据说他每天靠大量的浓咖啡提神,写作常常长达十五个小时以上。这样的高强度写作必然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导致他英年早逝,生命停止在五十岁出头。
站在他的写字台前,我想到了他的抱负、他的艰难、他的激情,还有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的高大身影,就如同罗丹雕塑的《巴尔扎克像》那样,昂着一头缺少打理的长发,身裹一件睡袍,面带调侃的微笑,俯视着那个他似乎早已看透、却还是免不了被命运捉弄的社会。记得十多年前,我就在美国费城的罗丹博物馆里看到过这一塑像,后来知道此像刚刚问世时还曾饱经非议。是啊,一座巨人的塑像怎么弄得那么不正经?可巨人就一定得岿然屹立或正襟危坐吗?去过巴黎的罗丹博物馆的人都不难注意到,那里的巴尔扎克塑像大大小小十来座,包括那尊石膏裸体像,可见罗丹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去琢磨的。
在巴尔扎克的故居,也有不同艺术家画的各种风格的大师画像和雕像,这些风格各异的艺术品其实颇能引人联想到大师的多面人格:既是文学大师,也是生意场上的失败者,还是为了省事也为了还债在贵妇人中周旋的花心“猎手”,以及努力想挤进贵族行列的虚荣之人……然而,一码归一码,他的文学成就之高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只有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左拉等人可以比肩。
在巴黎,至少还有几尊巴尔扎克的塑像,一尊双手抱膝、若有所思的坐像,坐落在离克利希门不远的路边,附近的车站也叫“巴尔扎克”;还有一尊胸像,在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巴尔扎克墓上,表情安详中带有足够的自信,亦颇得大师神韵。然而,在众多的巴尔扎克塑像中,名气最大的还是罗丹别出心裁的这尊巨作。这尊名作的石膏复制品,也陈列在奥赛博物馆里。在那混融了慵懒、嘲讽、自信的神态中,有多少作家心照不宣的相通体验!其中有文学的深奥玄机。就如同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指出的那样:“他的人生观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一分为二形成了两种人生观,一种严肃的人生观,一种玩世的人生观。”这应该也是他具有“双重人格”的体现吧。这尊罗丹雕塑的铜像复制品挺立在一处车水马龙的街口,阅尽人间春色,也与罗丹博物馆中一模一样的巴尔扎克铜像遥相呼应。
这位文学巨人也曾经如雨果一样,对中国文化充满神往和赞誉,也偶有调侃(如《驴皮记》中那段话:“中国倦于老是看到单一的美,便从百丑中找到不可磨灭的快乐”)。而他在中国也多有知音——茅盾的长篇小说就颇得巴尔扎克、左拉的宏大叙事助力,努力对中国社会展开全景式描绘,曾有“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之誉;翻译家傅雷多年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十多部名作,后人编成《巴尔扎克作品集》(全九册),广受读者喜爱;茨威格(亦有“支魏格”的译名)、莫洛亚各自写作的《巴尔扎克传》中译本都享有盛誉;陈忠实的巨著《白鹿原》扉页上就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表达了对巴尔扎克的追随之情;一直到“文革”后多年,还有旅法作家戴思杰写出了长篇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其中追忆了当年苦涩的知青情感生活,揭示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中国偏僻山乡对一个少女的启蒙,后被拍成同名电影,颇得好评……巴尔扎克,就这样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读者紧密相连。他将他打量世事、洞察人心、琢磨各种玄机的丰饶智慧永远留在了卷帙浩繁的著述中,而且常常不带任何说教的口吻。在这一点上,他与雨果、托尔斯泰很不一样,而与中国的一句老话心心相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巴尔扎克的书,可以体会到泰纳的评论十分精准:“他的身上,哲学家,百科全书学家、医生、观察家是同时并起的。(《巴尔扎克论》)”文学因此才称得上浩瀚、奇诡,神秘莫测吧。
四十多年前,我读过巴尔扎克的大部分作品、记下了一本厚厚的笔记以后,心中对于衡量文学作品的高低就有了一杆尺子。而每当品味咖啡时,也会很自然想到巴尔扎克在浓浓的咖啡香味中奋笔疾书的情形……
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