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第七届)年度经济大会如期而至,经过严格评审,荆州经开区从众多地区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荆州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承担着荆州市“工业振兴崛起主战场、城区向东桥头堡”的使命,先后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区、汽车零部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中国绿色印染创新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荆州经开区已聚集规上企业297家、外资企业91家、高新技术企业170家,2023年工业总产值711亿元,高新技术产值627亿元,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实现了大跃升。今年1至9月,荆州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14.13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7亿元,同比增长11.3%。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如今,荆州经开区以全面融入省市产业体系为方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正全力打造以智能装备(分为智能家电产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为特色产业的“1+2”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效能的优化完善和转型升级,确保到2025年全面建成千亿产业新城,为湖北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出力出彩。
在招商引资中积蓄发展动能
9月28日,荆州市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荆州经开区13个项目名列其中,签约金额达141.4亿元。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后劲所在。
近年来,荆州经开区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助推发展动能大提升。
2022年,荆州经开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5个,协议引资额727.44亿元,其中包括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
2023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2个,协议引资额78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
今年1至9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协议引资额519亿元。
这样的战绩不简单、不平凡。
宏观当下,荆州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编制招商规划、绘制招商地图,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为主攻方向开展精准招商。
2021年以来,荆州经开区连续3年派出多路队伍,奔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结出累累硕果。
在定期召开的招委会上,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招商、经发、资规等部门聚焦拟进区项目,围绕“项目属于产业链哪个环节”“项目投产后可为经开区发展带来怎样的助推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为项目量身定制落地方案。
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最强大脑”的支撑。
2022年3月,荆州经开区破局探路,率先在全市成立招商公司、产业研究院——荆州市荆开产业招商发展有限公司暨荆州经开区产业招商研究院。
2年多来,产业招商研究院担起“最强大脑”职责,全力做好全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业态研究和项目分析等工作,从技术线路、应用领域、产业布局、发展路线和招商目标等方面实行“五图”作战,让招什么、怎么招、去哪里招等问题迎刃而解。
全区史上投资额最大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广东先导项目洽谈初期,产业研究院收到东莞招商队员的诉求后,迅速启动项目研究,对项目上下游、技术、工艺、生产要素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招商队员提供“弹药”,激发企业对经开区的投资兴趣。最终,先导项目选择了落户荆州经开区。
强力招商举措“磁吸”众多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纷至沓来:行业龙头美的“空冰洗”三大事业部接连相中荆州经开区,一年内投资逾百亿元;世界500强之一的法雷奥继一、二、三期项目投产后,再将热系统中国研发中心落户经开区,形成以荆州为中心、辐射中国乃至亚洲的产业布局;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投产,可容纳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五金等百余家表面处理企业入驻,辐射、服务华中地区……
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开花,为荆州经开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以“营商温度”造就“经开速度”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活水,那么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生长的沃土。
9月10日,湖北鸣石高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来到沙农集团,送来一面印有“心为企业谋发展 情牵企业共兴荣”的锦旗。该负责人动情地说:“项目今年落地、开工建设、即将建成投产达效,这个建设‘奇迹’离不开经开区各部门的鼎力支持。”
无独有偶。去年5月,总投资200亿元的湖北先导项目开工时,先导科技集团董事长朱世会就对“荆州速度”大为称赞:“10天完成征地审批,17天完成土地征迁,荆州项目交地的征迁速度,在先导全国项目中绝无仅有!”
这只是荆州经开区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提速是关键。早在2022年,荆州经开区便在全市率先推行一般社会投资工业建设项目“五证同发”服务,审批环节由5个变为“一事联办”,在材料齐全且准确的情况下,审批时间提速至2个工作日。
近年来,荆州经开区向着“只进一门”“一次办好”的目标前进,全力按下政务服务改革的快进键。
在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全新打造的“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无差别受理综窗+不动产服务分领域综窗专区”服务模式,让此前的“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895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既要项目快落地,更要企业发展好。
前不久,荆州经开区集合资源、要素、政策,根据产业特性及链上企业待办事项共性特点,编制“一链通办”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为项目量身定制“一企一案”,实行企业点单、精准服务。
眼下,湖北民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正有序运行,生产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上半年,企业产值已超过4亿元,而在项目投产之初,企业就曾遭遇资金困难。
关键时刻,荆州经开区企业秘书主动帮助对接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同时,荆州经开区举一反三,全面摸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企业,多次组织政银企对接,解决产业链企业的资金需求。
湖北银行荆州开发区支行行长赵海涛介绍,按照“一链通办”工作思路,对产业链客户制定了针对性的授信方案,三大主导产业授信客户有16户,授信金额接近9亿元。
荆州经开区不断拓展增值化服务事项,将原本不属于审批范畴的公章备案信息查询、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合同网签、人才公寓和公租房申请等90项事项纳入其中,真正实现“一链通办”高效精准服务。
聚焦企业需求,荆州经开区不断推出创新服务举措。
9月14日,荆州经开区产业链党建联盟大会上,汽车零部件和白色家电产业链党建联盟正式成立,拉开了以党建赋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大幕。
半个月后,9月30日,产业链党建联盟举行首次联席会议,汽车零部件和白色家电产业链部分链上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话诉求、解难题,企业想租用周边公寓作为员工宿舍,厂区周边需要安装路灯亮化……一个个问题现场得到部门回复,逐一化解。
聚力构建“1+2”现代产业体系
发泡车间内,机械臂在系统的精确控制下自动作业,流量调节变得智能而高效,彻底摆脱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注塑黑灯车间里,自动化设备在昏暗的灯光下运转自如,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在美的冰箱荆州工厂,AGV小车与工业机器人配合默契,平均每1.5秒就有一台冰箱下线。
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的前身是小天鹅(荆州)电器有限公司。2008年,小天鹅电器被美的集团收购后,更名为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经过16年发展,这只“小天鹅”在荆州快速成长,产能从10万台增加到1200万台,产值从1亿元跃升到破百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冰箱生产基地。
近年来,荆州市、经开区紧盯美的冰箱配套产业、关联企业,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先后吸引美的冰箱、洗衣机、楼宇科技三大产业园项目落户,带动124家配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
在“美的系”智能制造引领下,荆州经开区工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5G用户普及率达到42%,企业上云率达到82%,现有国家级和省级5G工厂各4家。
近年来,荆州经开区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速布局“1+2”产业发展格局。除了智能制造首位产业外,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两大特色产业也快速转型升级。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荆州经开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现已拥有以安道麦、利尔化学为代表的农药化工,以能特科技、联化科技、天津药研院、荷兰皇家帝斯曼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以太和气体、联仕化学为代表的电子化学材料,以广东先导、武汉拓材科技为代表的高纯金属材料,正大力招引生物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电子化学品、光伏新材料、新型植保等企业。
随着湖北打造“光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的明确,荆州经开区抢抓机遇,从材料端破题,将半导体产业纳入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令人瞩目的是,2021至2023年,荆州经开区签下近20个半导体项目,成为荆州半导体项目的主要聚集地。其中湖北先导项目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稀散金属回收加工、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创新研究院等项目。拓材科技计划在荆州建成国内最大、种类最多的高纯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高纯材料工程研发技术中心。安德科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将建设高纯半导体薄膜前驱体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菲利华、太和气体、汇达科技等本土老企业也在半导体领域创新突围,推动荆州经开区在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光引发剂前驱体、光掩膜基板、高纯半导体金属材料等环节快速崛起,形成一股新势力。
纺织印染产业是荆州经开区传统优势产业。荆州经开区纺织印染产业园总面积6.71平方公里,于2007年开始建设,是获得环保部门批复的、湖北省最大最集中的专业化印染产业园,现已形成以富春染织为代表的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电商“一条龙”产业链。
2023年7月,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为荆州经开区“中国绿色印染创新示范基地”揭牌,全力打造湖北绿色印染产业聚集示范区,为纺织印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至9月,荆州经开区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402.18亿元,同比增幅20.8%;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22.29亿元,同比增幅40.83%;纺织印染产业实现产值21.89亿元,同比增幅74.34%。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这叫红外截止滤光片,是让手机拍照色彩丰富、艳丽的关键零部件,全球五分之一的产品都产自荆州。”在荆州经开区五方光电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拿出一个仅有半个指甲片大小、0.21毫米厚的玻璃片说。
过去,生产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关键原材料——蓝玻璃,长期被国外垄断。为此,五方光电在2019年成立子公司五方晶体,自主研发、加工蓝玻璃,仅用一年半时间便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五方光电是荆州创新型企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荆州经开区从创新要素出发,有效发挥企业、市场、政府的作用,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也是创新成果的试金石。为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荆州经开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研发投入。
其中,亿钧耀能等16家企业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恒隆集团等5家企业与武汉工业大学等高校签订科技项目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太和气体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电子特种气体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项目。
与此同时,荆州经开区还将企业引才与全市“招硕引博”工作紧密结合,与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合作,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共建产业学院,定向委培、订单培养,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
2023年下半年至今,该区帮助企业引进硕博以上高层次人才132人、外国专家2人,目前全区入库人才数超3000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才850名、高技能人才130名,成功获批“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人才示范基地”。
法雷奥公司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荆州经开区建有其在中国最大的汽车热系统研发中心,2023年入选全省首批省级人才驿站,现有博士2名,硕士64名,本科生520名以及集团专家3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为实现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向高质量发展“有效增量”转化,荆州经开区全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
例如,健全双创孵化载体,高规格建设科创中心,一期面积10万平方米;引进中国科技开发院合作运营双创中心,签约入驻孵化企业51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研发创新平台,现有省级以上双创平台82家。组织企业接入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入驻企业204家,发布需求107项。对接科惠网等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023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35.79亿元,同比增长125%。今年上半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4亿元,创新链与人才链、资金链加快融合。
今年以来,荆州经开区有关企业科技创新的利好消息不断:
银科新材料入选2024年湖北省独角兽企业,成为全市首家;
富春染织、伟速达等35家企业入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列,全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90家,位列全市第一;
联仕(湖北)、色如丹(湖北)等9家企业入库新物种“瞪羚”企业名单,全区新物种“瞪羚”企业达24家……
截至目前,荆州经开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80家,高新技术企业17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家。202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2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8%。
守牢生态底线厚植绿色底色
荆州经开区是荆州工业振兴崛起的主战场,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下,也是“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的重点单位。
几年过去,一批企业经历阵痛后,实现搬大搬强。
走进荆州经开区绿色循环产业园,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一栋栋厂房整齐排列,自控室内40位操作员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值变化。
能特科技是在荆州本地成长起来的医药化工龙头企业,2018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搬迁改造的化工企业。该公司以此为契机统一规划设计,投资12亿元完成整体搬迁,形成了年产1140吨关键医药中间体、高端化工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通过招大引强、技术创新,能特科技与帝斯曼、天津药研院等“联姻”,成功裂变为益曼特、天科制药、能泰科技等6家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今年,能特系6家企业总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
工业聚集地往往也是污染高发地。为解决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治污压力,荆州经开区引进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10万平方米,电镀废水处理能力2.7万吨/天,可处理18类污废水的废水处理中心等完善的生产配套设施,可容纳为我省16条产业链中的军工、航天、航空、高铁、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配套的表面处理企业200余家,形成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表面处理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荆州经开区着力引导相关企业开展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产业链的延伸。能泰公司利用生产放热为能特、天科、益曼特等企业提供蒸汽能源;安道麦加工副产物氯气为民腾、太和气体、祥瑞化工提供液氯等,有效实现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
步入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眼前别有洞天——
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着废水处理区、入园企业、化工库区等近万台智能设备数据;园区地下,18条管道直通每一栋厂房的每一家企业,保证每一滴废水达标处理排放。
目前,该园区已引入26家企业,一期废水处理能力5000吨每天,全部建成后可容纳200多家企业,日处理能力能达到2.7万吨。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荆州经开区守牢生态底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提出用3到5年时间,建成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功能集成、绿色集约的国家级经开区。
近3年,荆州经开区通过深入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项目、“僵尸企业”4个专项清理,共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918.7亩、闲置土地3793.11亩。
今年,该区出台荆州首个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引导企业集约节约用地,加快创新绿色发展,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承载容量和产出水平。
与此同时,荆州经开区加快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在全省率先以地方平台国有资本进入光伏建筑领域,整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
2021年底至今年8月,全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预计2025年底年发电量可达到3亿千瓦时。
2023年,荆州经开区先后获批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
万象更新,正是扬帆之时;潮涌荆江,自当破浪前行。荆州经开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