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好景君须记,恰是陌上清秋时。秋高气爽,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古村老街,感受返璞归真的松弛感。
10月23日,湖北日报联动来凤县融媒体中心、当阳市融媒体中心和大冶市融媒体中心开展联“县”直播,带大家感受古村老街“隐藏款”烟火,解锁不一样的玩法。当天直播全平台观看量达385.5万人次。
农文旅融合唤醒百年古村
来凤县融媒体中心 向秋予 汤煜东 贺思羽
来凤县三胡乡黄柏园村地处来凤县城西北部,位于杨梅古寨4A级景区核心区。该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10月23日,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来凤县三胡乡黄柏园村,感受百年古村的“烟火气”。
上午10点,主播乘坐游览车,从景区游客中心出发,沿着蜿蜒的沥青路行驶10分钟,来到黄柏园村2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吊脚楼古院落。秋日阳光倾泻,在砖块垒起的围墙和小径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住在木房瓦屋、走在山间路上,让人心里宁静。”湖南酉阳的游客熊小姐流连忘返。
黄柏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波带领主播来到村里的省级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杨梅林里,树冠如伞,其中最老的一株1200岁,号称“杨梅之王”,也被当地村民供奉为“树神”。如今,保护区尚存古杨梅树1万余株,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108株、300年以上的34株。
“村里的古戏台经常会表演挑花灯、三棒鼓、南剧,别看舞台小,人气旺得很呢!”村民尤久梅说。这几年,得益于对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游客越来越多。尤久梅整修了自家的吊脚楼,开起了农家乐。今年国庆期间,农家乐生意火爆,一天收入高达2000元。
尝到生态甜头的黄柏园人干劲十足,每逢节假日,村民将炸洋芋、油茶汤、杨梅酒等当地特色小吃摊点摆在村里,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
“我们村的杨梅长廊,足足有30余公里。杨梅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人也返乡创业,村里人多又热闹。”李波介绍,该村大力挖掘培育以杨梅为代表的农特产品,鼓励引导当地村民发展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全村共种植杨梅800亩,今年采摘优质杨梅近3万斤,带动村民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农垦元素为老街添新韵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魏茜 李飞 韩倩
10月23日上午,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当阳市草埠湖镇镇头山社区,探寻返乡创业青年让该镇老街焕发生机的故事。
300多平方米的空间,缝纫机、煤油灯、织布机、旧唱片等老物件琳琅满目……一踏入草埠湖镇“沮漳供销社”,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年代感的岁月。
“沮漳供销社”主理人彭书亭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2021年10月,他带领着初创团队在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上打下了第一片“江山”,保留老建筑曾经的样貌,进行微改造,建起了“沮漳供销社”。
“我希望通过农垦元素的植入,让更多人了解草埠湖镇的农垦文化,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彭书亭说。在他的带动下,当地老百姓无私捐赠,沮漳供销社内的藏品已超过了600件。
当阳市草埠湖镇,是曾经的草埠湖农场所在地。“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些老物件都是我小时候见过、用过的。”居民李奶奶十分感慨。
在彭书亭的努力下,沮漳供销社在网络上迅速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草埠湖镇也迅速跟进,以‘沮漳供销社’为核心,将草埠湖老街打造成了以农垦元素为特色的‘农垦往事街区’。这里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农垦文化元素,还融入了现代创意空间,使得整个老街充满了活力与魅力。”当阳市草埠湖镇党委宣传委员韩秋彦介绍。
漫步在草埠湖老街,随处可见农垦元素墙绘。SONG烘焙音乐、胜利饭店、陋室手作、半亩方塘、火锅食堂等多个创意空间,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也成为了当地青年创业者实现梦想的平台。
今年国庆期间,草埠湖农垦老街共吸引来自武汉、宜昌、荆州、荆门等地游客近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近10万元。韩秋彦介绍,目前,草埠湖民俗文化馆也正在装修中,预计今年底将建成开放。
沼山村变身现代版“桃花源”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李尚书
10月23日晚,湖北日报联合大冶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直播活动,带领观众走进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一睹现代“桃花源”的风采。
夜晚的沼山村刘通湾,灯火通明,这里的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白墙黛瓦马头墙,楼阁柱梁雕龙画凤,美轮美奂。
一条小河横贯村庄,两岸民居依水而建。进村穿过白马桥,有棵480年的古皂角树依偎在桥边。白马桥建于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因状元和白马的故事得名,桥身为青石单孔拱背桥,修建工艺精湛,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至今仍屹立不倒,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设智慧和高超工艺。
古桥和古树相互依偎,村民仰慕这样相依相守的爱情,于是,搭建了两个大型的同心结,写上祝愿,挂于树上,随风而起,成为湾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刘通湾村咖、草木染、文集店、民宿等多个农村新业态相继建成,都是在废弃房屋、闲置旧宅等基础上改造而成,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目的是激活乡村闲置资产,打造更多乡村融合业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古村桃乡景区负责人鄢小龙介绍。
在沼山村,大型沉浸式水上漫游演出《桃花源里》最受欢迎。古村桃乡景区紧邻沼山村,这里山清水秀,山上开满桃花,山下炊烟袅袅。游客乘船漫游,零距离感受古村的诗意与浪漫。
今年9月,依托当地的山水田园风光,保安镇在沼山古村桃乡景区推出大型沉浸式水上漫游演出《桃花源里》。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表演的160多名演员中,有150多人是当地的村民。村民们白天劳作,晚上演出。截至目前,累计演出30余场,观演人数超7000余人次。
鄢小龙表示,沼山村将以创建4A景区为契机,进行资源整合,植入更多的业态,打造现代版的“桃花源”。
政务服务AI审核不打烊
政务服务线上办,AI审核、秒批秒办,24小时“不打烊”。10月21日,在安陆市政务服务中心自助网办区,市民周丽明正体验着“智能办”平台带来的便捷。
电脑前,周丽明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通过安陆市“智能办”平台选择待办业务。按照该系统提示填写了相关信息,不到一分钟,周丽明的申请就被系统智能审批通过,办理结果也得到了即时反馈。
“本以为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没想到不到一分钟就办好了,这也太快了!”周丽明不禁感叹。
作为全省先行区试点,安陆市政务服务简易事项“智能办”聚焦业务关注度高、办理流程简单、审批风险低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数字赋能“双驱动”,推动政务服务由“人工审批”变为系统全流程“智能审批”。目前,该平台设有“创业开业指导”“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水域滩涂养殖证变更”等32项智能审批业务。
智能审批系统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线以来,审批流程和服务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标准化与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与质量。
“‘智能办’平台通过预设规则与算法,快速识别并处理大量申请材料,平均审批时间大幅缩短。通过引入智能审批系统,实现了‘秒批’功能。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快速完成审核流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安陆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孔卫说。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安陆频道 作者 刘壮 申昌耀 陈玉莹)
35万亩核桃喜迎丰收
“核桃大树古风悠,虬干苍皮绿叶稠。”金秋时节,保康大地核桃飘香,35万亩核桃喜迎丰收季。
走进该县马桥镇唐二河村凉水泉核桃基地,大片大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绿叶之中,沉甸甸的核桃挂满枝头。核桃林里,果农们正挥舞着竹竿不停敲打,随着噼里啪啦的一阵声响,林下“金果”遍地,装袋的村民忙碌不停。
在核桃加工点,青翠的鲜果堆满晒场,工人们有的在搬运、有的在晾晒、有的在冲洗,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春季科学施肥、夏季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的,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20万斤。”核桃种植大户乔兆国说。
高产量源于好技术。为提高种管水平,保康县核桃办定期邀请林果专家上门指导,并组织全县的“土专家”“田秀才”挨家挨户开展精细服务,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乔兆国也从“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
为促进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保康还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扶持。“原来园子里都是土路,雨后路上都是泥巴浆子。现在路修好了,捡核桃、开车都方便。”核桃基地工人曹世明说,核桃基地配套条件越来越好了。
“目前,基地每天都有十几名工人,加班加点采收核桃,每天销售鲜核桃一千多斤。”乔兆国说。
建基地、定标准、办工厂,为提升核桃产品附加值,核桃大镇马良镇新建核桃油加工厂,引进核桃剥壳、榨油、精炼、冷冻脱蜡、自动化灌装等设备,核桃生产加工能力显著提升。从卖鲜果到深加工农产品,保康核桃产业链条在不断延长加粗,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保康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孝鑫表示,保康紧盯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每年配套1000万元衔接资金用于标准化基地建设。“预计全县核桃总产量将达2000万斤以上,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李孝鑫说。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保康频道 作者 王晓丹 张照 杨先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