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雷振林 郑鹏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孝感紧扣“民生为本、就业优先”主线,人社部门围绕破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和结构性就业矛盾,聚焦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丰富招聘服务形式,因需设置培训内容,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1月至9月,孝感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发布岗位12.8万个,帮扶重点人群143.6万人次。
“干了一个多月,感觉蛮好,准备长期干下去。”10月17日下午4时,26岁的刘博远大步走进首衡城水果区电子结算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2017年退伍后,他辗转昆山、东莞、台州等地,干过保安、销售等工作,始终没有归属感。今年春节后,他留在孝昌,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工作。8月底,他尝试在“微孝就业”微信小程序上发布求职信息,此时首衡城也在“就在孝感”PC端上发布招聘信息,后台通过人岗适配为双方牵线搭桥。最终,刘博远成为首衡城电子结算员。
“微孝就业”小程序和“就在孝感”PC端,是孝感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两个应用场景。前者服务求职者,后者服务市场主体,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人岗高效精准匹配,缓解求职难、招工难。
目前,平台入驻企业1254家,注册用户5.5万人,实现智能人才推荐每日一次,同时触达超5万人。
抹平供求信息鸿沟
近年来,孝感聚焦“4+2”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纷纷落地,企业用工需求大,有活儿没人干;同时,孝感积极推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留孝和返孝的大学生、农民工增多,有人没活儿干。
理应互补的“两难”,何以并存?
孝感市人社部门调研发现,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是人岗供求信息不对称。
“填平信息鸿沟迫在眉睫,但信息庞杂且多变,搜寻难度大、成本高,单靠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孝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包大斌直言。
2021年初,孝感市人社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启动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我们设想借鉴社保、医保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打造求职、招聘一体化管理系统,但很快走入了死胡同,”工作专班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发现,求职信息与招聘信息无法“对话”,人岗适配成空谈。
工作专班经过充分研讨论证,用服务思维替换管理思维,找到破题之法——
分别建设服务求职者的“微孝就业”小程序和服务市场主体的“就在孝感”PC端,同时启动“三库”建设,即建立居民数据库、市场主体数据库、政策法规库,在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上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人岗高效精准适配,政策法规直达求职者和招工主体。
收集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市场主体用工信息,是建设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前提。
全市有数百万名劳动力、数十万个市场主体,收集信息谈何容易。
通过技术手段,平台梳理了人社业务数据,对接了统计、经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政数局等部门数据,但仅有劳动力姓名、住址、电话等简单信息,是否就业、技能情况、工作经历、就业意向等信息待补充,而且信息变化频繁,需要及时更新。
既要科技赋能,也要发扬“铁脚板精神”。
孝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信息采集体系,依托9147名村(社区)网格员完成了269万劳动者的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让画像更精准。以网格员采集数据为基础,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员制度,由信息员在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上填报并更新用人需求、薪资情况、工作环境、工作位置等信息,目前已收集34.7万个市场主体的信息,其中重点用工企业3875家。
“接到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发来的信息采集名单后,我通过上门、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收集信息,上传平台。”自平台建设以来,采集、更新劳动力就业信息,成了孝南经济开发区周楼社区网格员涂小文的日常工作。
人岗匹配高效精准
“没想到我这个年龄,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在位于孝感临空区的申通得泽物流有限公司,54岁的舒忠平担任翻单员,活儿不重,月入6000元。
因年龄偏大,他几个月前从武汉一家公司失业。回到孝感,他一直想找个稳定的事做,但一说年龄就被婉拒。
在别人推荐下,他通过“微孝就业”小程序发布了求职信息。很快,平台给他推荐了申通得泽的岗位,他赶紧上传简历。
通过“就在孝感”平台,申通得泽招聘负责人熊立维看到舒忠平的简历,基本符合岗位要求,当即通知他来公司面试。两天后,舒忠平顺利上岗。
“今年年初的雨雪灾害时期,平台十天左右为我们推送工人305人,帮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经此一役,熊立维对“就在孝感”更加信赖,最近备战“双11”,他又在平台上发布了招聘信息。
把数据用足用活,平台还设置了社群推荐功能,适时遴选优质岗位推送到社群。
家住孝南区书院街的晏贝贝对此感受颇深。去年大学毕业后,她想找个财务管理类的工作,通过市场化的招聘网站应聘了五六家企业,但都不满意。
今年4月,她在社群里看到首衡城的招聘信息,赶紧通过“微孝就业”小程序投递求职简历。随后,通过面试,成为首衡城的财务专员。
“工作环境好,待遇也可以,我觉得自己挺幸运。”晏贝贝说,很多同学至今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前不久她将大学室友也引荐进了首衡城。
线上报名、推广与线下招聘相结合,也是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破解“两难”的新探索。
楚能新能源(孝感)锂电池产业园是孝感的重点项目,急需就近招聘一批普工。今年3月和9月,孝感多部门联合为其举办两场专场招聘会,会前在平台上推广招聘会,向符合招聘要求的人群推送招聘信息,为线下招聘引流,帮助招工50多人。
自去年11月以来,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仅在孝南和市直单位就策划、服务招聘会18场,帮助15220人达成求职意向,惠及2391家企业。
纾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今年50岁的张会芳,此前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月收入三四千元。
后来,她通过“微孝就业”小程序报名参加了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母婴护理师培训班,经过1个月理论与实操的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
如今,她成了悦安馨母婴护理中心的一名母婴护理师,每月工资有7000多元。
“中心超过一半的员工参加了技能培训班,基础很扎实,护理水平很高。”该中心负责人唐薇介绍,通过“就在孝感”平台招聘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求职者,成了中心招工的重要渠道。
结构性就业矛盾、择业观念偏差,是导致“两难”并存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增设了技能培训功能,通过培训意愿收集和智能匹配,为有培训意愿的居民精准推荐培训课程,同时在培训前中后提供全流程的管理和帮扶服务,以提升培训效果,提高就业率。
“培训中,树立正确择业观是必修课。”让孝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培训科科长周文钊欣慰的是,培训后的新生劳动力“先就业、再择业”意识明显增强。
然而,平台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还需政府和市场携手打出“组合拳”。
灵活就业人员、年龄较大人群,工作方式自由,偏好就近打零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仅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不行,零工驿站成为好帮手。
在政府资金支持下,人力资源机构运营37家零工驿站,为求职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设置了人力资源机构工作台和零工驿站板块,招工主体和求职者可以线上线下选择就近的驿站,发布招工信息或找工作。”首衡城零工驿站负责人万改化介绍,自9月5日开业以来,驿站已帮助44名灵活就业人员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