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架构、深邃的历史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0月12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2024年第三场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研讨会在十堰举行。此次会议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与十堰市委、市政府,汉江师范学院联合主办。本报现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绿色化、数智化融合是其基本技术—经济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新质态。这个新质态既不是单纯的绿色质态,也不是单纯的数智质态,而是由绿色化、智能化有机组成的质态。一方面,数智化消耗大量矿产资源、能源和水,产生大量碳排放和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因而,全过程引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走绿色数智化之路是数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数智化可以降本增效、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冲击强度;可以克服距离和分割,实现全主体、全要素、全过程、全地域智能感知、互联互通,增强经济韧性;可以创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不可缺少的支撑。因此,数智化是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

绿智协同的生产力质态不同于传统信息生产力质态。首先,传统信息生产力质态以化石能源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传统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为基础,而新质生产力质态以新能源技术、智能通信技术、新能源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为基础;其次,传统信息生产力质态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而新质生产力质态数据成为关键劳动对象、人工智能成为劳动工具;第三,传统信息生产力质态以“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单向线性流动为物质代谢典型模式,而新质生产力质态以“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流动为物质代谢模式;第四,传统信息生产力质态以弹性生产为模式,而新质生产力质态以韧性生产为模式。因此,绿智综合的新质生产力质态具有内在可持续性,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从战略高度支撑南水北调工程运行

郇庆治 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千里水脉通南北,世纪工程利千秋。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决策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和大动脉。对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先后多次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显著,成为横亘大地上的一条“发展线”“生态线”“民生线”。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后续,事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要从国家大局、长远发展上加强认识,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重大水利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个关乎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

对于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尤其是水源地域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国家层面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高度给予更多认可、关注和扶持,在转移支付、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绿色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沿线地区应建立制度化、多元化的长远合作,侧重具体化项目,侧重财政上转移支付,拓宽合作渠道,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生物质绿氢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丁爱中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废弃生物质处理是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废弃生物质不仅涉及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污,还有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工业有机废渣废液等,我国废弃生物质产生量巨大,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制约瓶颈。

废弃生物质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我国的主要处理方向,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能源沼气是主要的最终产品,在治理上有大量实践。在减污降碳和“双碳”目标指引下,进一步提高废弃生物质能源化技术,既能解决废弃生物质环境污染问题,又能产生新能源,提供能源供给,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废弃生物质制沼制氢两段式制绿氢技术,第一段通过生化技术提升生物质沼气转化效率,第二段通过化工技术提升沼气重整制氢效率,为用户终端提供绿色氢气和绿色二氧化碳,从环境治理需求向能源供给迈进了一步。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生物质制氢技术成本低,符合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两段式绿氢技术可以通过制加氢一体综合能源站建设和大型生物制氢站建设的模式来实施,服务国家和各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绿氢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当前,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氢能是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绿氢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聚力打造“四个新高地”

单耀军 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十堰各大高校有责任、有能力打造“四个新高地”,助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聚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超前布局生态修复学、清洁能源等新兴专业,推进生态经济学、生态环境法学、生态水利工程学等交叉学科发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培优建强相关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发挥人力资源“储备库”作用。

聚力打造科学研究新高地。发挥多学科研究的交叉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协同,全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和低碳经济研究院等,构建战略科技平台,打造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作用。

聚力打造社会服务新高地。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类等学科专业优势资源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用好共建新机制,拓宽与各方合作新渠道,在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服务地方决策中发挥“智库”作用。

聚力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新高地。统筹生态文化传承发展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文旅融合为方向,建立生态文化数据库,深度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加快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守护好南北水资源配置“生命线”

夏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引。

近年来,十堰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在城市绿化、农村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保护当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承担着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等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守水护水是丹江口库区以及十堰天大的事。一是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科学管理、科学监控、模拟预测、科学调度等方式,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学科合作,推动科技创新,重点解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三是要预估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随着全球变化,极端水旱灾害事件越来越频繁,这对丹江口水库和区域发展,包括灾害防御,都可能带来巨大挑战。

把绿色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徐鹤 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绿色发展强调的是绿色与发展的有机统一,它不是简单的绿化、环保和节能,而是稳增长、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

绿色发展强调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共生。基于社会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快速发展的紧迫形势,我国绿色发展的路径趋于由“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向“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转变,实现绿色化需要全社会参与。

产业结构绿色化: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通过最大限度提高产品或技术的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实现产业结构绿色化。

能源消耗低碳化: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提升能源的转换效率以及加强能源的使用效率可以充分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这是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资源利用循环化: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资源开发利用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将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化贯彻始终。

环境质量健康化:以不超过环境容量为依据,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持续改进以达到保障人体健康的目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从源头加大污染源的管控力度,确保每个生产环节污染物的排放能够达到或优于标准。

区域生态安全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过程中严守生态红线,把预防优先原则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完善生态网络的布局和监控,增强生态决策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支撑能力;严格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制度一体化:强化“生态执政”的理念,在监督、监管过程中时刻保持生态意识,形成政府的自我约束机制,构建高效、廉洁的行政决策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铸魂育人文章

肖德 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法规严守生态底线,更要以教化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高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诠释库、智力创新源、人才哺育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构,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对身处“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与栽培,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所建在库区、发展在库区的地方师范院校,汉江师范学院依水而建、因水而迁、由水而兴,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汉江”命名的高校。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推进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建设。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环境育人功能,提升生态育人成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科研平台建设,践行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做活“水文化”,做好“水文章”。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精心培育科普宣讲品牌,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扩大科普工作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入行。

未来,我们还将聚焦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发挥好水源地高校的主体优势,紧密围绕生态文明教学体系建设、教育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中心议题,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找准“两山”转化的内生动力

柯高峰 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两山”理念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总体上看,当前湖北践行“两山”理念,保护绿水青山的成效显著,但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成色仍然不足,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有待提升。在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对照浙江安吉县和余村“两山”转化模式特征,深入系统研究湖北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特色和转化机制。

“两山”转化的关键是找准内生动力。传统财富观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实现“两山”转化的内生动力。“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问题,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要通过湖北特色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案例,深刻论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湖北要因地制宜加快探索构建“两山”转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当前,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等生态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相对短缺,人类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绿色生产方式获取相应产品,必须通过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生产生态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

--> 2024-10-16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1557.html 1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