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张静 徐洪江
10月15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67岁“生日”。
在它“生日”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中铁大桥局获悉,当年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小组成员之一、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赵煜澄已95岁高龄,刚刚完成一篇回忆文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有多难》,再次追忆建桥往昔。
1952年,年仅23岁的赵煜澄,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久被调到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5位上海交大毕业的同学,被称为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六人组”。
大桥67岁“生日”当天,湖北日报首次用AI技术,“复活”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六人组”以及当时的建设场景,发布《AI复原丨70年前,超强算力王、手绘大神齐聚武汉,为了……》一文,引发大量网友共鸣共情。
“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男团,敬佩!”
“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男团,敬佩!”当天上午,朱剑在朋友圈看到了该文章,生出不少感慨,写下近200字留言。
朱剑是中铁大桥局员工,从事建桥工作近20年,曾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设。他说,以前听说过武汉长江大桥的很多故事,这次却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直观地看到大桥如何打桩、如何建桥墩的场景。
“唐寰澄看着大桥微微一笑的动图,让我倍感亲切。”此前听说唐寰澄是上海金山区朱泾镇人,朱剑还特意前去探访了其故居,以示敬意。
下午2时40分,武汉桥工段大桥工区班长潘雪松刚结束当天的巡检工作,打开手机便看到了该文章。“老一辈真是厉害!”潘雪松从事大桥养护工作近20年,文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当数赵煜澄在文中提到,建设过程中弃用了上万颗铆钉,通过研究制成更有填实度的铆钉,70年来百万颗铆钉无一松动。
“大桥承载了我与武汉的美好回忆”
“2010年,第一次坐火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2012年,第一次坐船从武汉长江大桥下穿过;2016年,参加首届武汉马拉松第一次跑过武汉长江大桥……”新武汉人邵子扬说,看到文中67年前的今天,汽车驶过大桥、两边人群涌动的动图,他脑海中立马浮现了自己与大桥的一次次相遇。“在武汉15年,这座大桥承载了太多我与这座城市的美好回忆。”
留言中还有一名“00后”——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贺金铭。“现场看非常震撼!”贺金铭是宜昌人,去年来到武汉上大学,开学不久就去武汉长江大桥打卡。看完“修桥爷爷”们的故事,他留言道,“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变强,延续不怕艰难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的桥梁事业尽一份力。”
“寄望后来者为祖国建设更多更好的桥梁”
周一桥拿出手机,翻阅报道。他的父亲,正是“六人组”中的周璞。他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感谢《湖北日报》刊发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7周年文章并对老照片做了AI处理,让历史又鲜活了起来。”看到当时25岁的父亲挥舞画笔,周一桥对父亲的思念又涌上心头。父亲参与建造的杰作,一直让周一桥倍感自豪。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当天,周璞在陕西出差,周璞的父亲周松年通过一封家书向他描述了大桥通车的盛况。
“璞:12日函讯,知你未归,何日可以回汉,甚念。今日以长江大桥通车之期,大家都以极快慰的心情来迎接伟大节日,我们门外人流不断,铁路和公路面上布满人群,广播声,飞机声,此刻正九点钟,火车在汉阳桥头剪彩。……天气很好,阴而无太阳。……一桥近日颇乖好,望勿念。松年手启。”回忆起这封家书,温暖萦绕周一桥心头。
当天下午,69岁的周一桥在手机上一字字写下: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其中的筚路蓝缕、艰难曲折,不可胜数。寄望后来者以前辈们为榜样,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祖国建设更多更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