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衣食住行”就是巨大内需潜力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三题三思②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衣食住行”背后的民生问题,已经更多地体现为发展型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特征。增量政策本身就是大机遇,要从人民群众“有活干,有钱挣”“过日子,过好日子”的高度看机遇、看责任、看行动,更加用情用力用心荡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桨”。

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带动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升温。眼下,各大电商平台提前布局“双11”,将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买衣服,讲时尚也讲材质;点外卖,讲营养也讲健康;装新房,讲设计也讲环保;购新车,讲节能也讲智能……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理念的更新迭代,持续“水涨船高”。

约十年前,有一种消费现象引起过广泛关注:不少游客到国外背回马桶盖、电饭煲、电吹风等生活用品。那时,很多人已经客观理性地看到,我们国家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在多起来。时间飞逝,对这类现象的讨论已经少了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企业、产业、产品不断转型、提档、升级,需求侧与供给侧互动发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更好接洽了国民消费。

近来,国家层面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搭台子、拿举措、出资金,挖掘民生需求背后的内需潜力,信号明确。

以扩大内需锚定的两大重点领域来看。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了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注重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很多都跟“衣食住行”所代表的民生需求相关。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是极其鲜明的突出办实事的衡量指标,站在群众的角度,就是得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增量资金需求较大的分支领域,真正把实物工作量做好了,就是经济增长点、民生福祉增长点。

从湖北近年来深挖内需潜力的情况看。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和主战场,扎实做好农村寄递物流、农村充电桩、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等民生实事,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立足于大城市推进城市更新和在县城推进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这两个着力点,抓新型城镇化,聚焦荆楚人民“衣食住行”背后的民生需求,不断夯实经济基本面,增强群众获得感。

在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的形势下,对接民生需求,进一步扩大内需,这是责任的“加强版”、工作的“升级版”。困难肯定会有,但深入观察和体会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我们前期抓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打下了基础。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同时增强紧迫感,以认识深入促行为主动。

做到认识深入,就要看到“衣食住行”背后的民生问题,已经更多地体现为发展型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特征。“衣食住行”背后的民生需求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真实存在,并非凭空幻想出来的。做到行为主动,就要抓紧动起来,进一步盘清家底、梳理情况,有针对性地下好“政策雨”,让增量政策的活水汩汩涌流,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群众身边。

扩大内需不是一时之策,也绝不是简单地鼓励消费者花钱。增量政策本身就是大机遇,我们不能从自身的角度看机遇,要从人民群众“有活干,有钱挣”“过日子,过好日子”的高度看机遇、看责任、看行动,只争朝夕把握有利条件和因素,更加用情用力用心荡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桨”。

--> 2024-10-16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三题三思②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1517.html 1 “衣食住行”就是巨大内需潜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