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文娇
“在我的家乡利川,土家族也有一种独特的房屋,名叫吊脚楼,它是用木柱支撑起来的,欢迎你以后来我家玩,我带你去参观。”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希拉穆仁草原,金色的阳光穿过云朵洒向大地。坐在白色的蒙古包前,杨芯琳拉着蒙古族小朋友青格木其尔的手热情地说。
9月24日至28日,利川市岩洞寺小学的14名师生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与当地武川县第四小学的师生共同举行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
杨芯琳今年11岁,是岩洞寺小学5年级学生,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内蒙古。一见到蒙古包,她就和同学们围住武川县第四小学的蒙古族小讲解员青格木其尔,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一连串问题。“蒙古包能抵御大风吗?”“拆搭方便吗?”
“蒙古包的骨架是木质材料,既能遮风避雨,又能御寒防潮,是我们草原生活的避风港。”青格木其尔一边教大家搭建,一边双手比划着介绍。武川县第四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胡日乌斯,热情地拿出家里的咸奶茶、奶片和牛肉干,邀请大家围坐在地毯上分享草原美味,武川县第四小学的师生表演了马头琴和安代舞,岩洞寺小学的师生献上摆手舞和龙船调。
此次蒙古之行,岩洞寺小学的师生们走进莫尼山非遗文化小镇,实地感受了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在恩格贝沙漠科技馆,他们深入了解当地人民与沙漠斗争的不屈精神,并参加了植树造林等活动。两地学生还共同唱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利川市坚持与新疆、内蒙古等地联手,组织学校师生互访,开展“手拉手”交流活动。今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小学的14名师生就曾走进利川市,与该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的师生共同度过了两天的美好时光。
利川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黇臣说,希望通过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种子,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