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武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的第20个年头。
10月1日,武汉轨道交通再迎新节点:随着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武汉轨道交通全线网运营总里程达到501公里,迈入全国地铁“500公里俱乐部”,运营规模稳居全国前十。
20年来,武汉地铁从零起步,通车线路达到12条,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运营车站达到303座,总客运量突破100亿乘次,线网最高日客运量597.54万乘次。从1号线穿越汉口老城,到12条线成环成网覆盖所有城区,武汉地铁不仅方便了市民群众出行,助力了低碳城市建设,更活跃了经济要素流动,扩大了城市版图半径,重塑了城市发展格局。
20年来,武汉地铁克难攻坚,在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全国罕见的城市——武汉,先后建成全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路、世界首座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大盾构隧道、华中首条全自动驾驶的地铁线路,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拿下了一批精品工程质量大奖。
20年来,武汉地铁努力挖掘地铁线网商业资源,坚持“地铁+物业”发展战略,积极探索TOD开发模式,从最开始的商铺商亭发展到现在包含便利店、咖啡、生鲜市场和各类生活配套在内的多元化业态,与站点周边成功“产城融合”。近期,就有徐家棚M758商业综合体项目、佛祖岭友邻天地项目、赵家条印象里项目、匠心城三阳中心项目四个武汉地铁TOD项目正式亮相,让地铁通到哪里,城市的繁华就点亮到哪里。
轨道因城市而生,轨道与城市同在。
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铁集团将在武汉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特点和优势,强化城市空间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打造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促进城市功能品质和能级提升,为建设绿色、智慧、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作出武汉地铁贡献。
坐着地铁去黄陂旅游
“终于可以坐着地铁去黄陂旅游了!”
武汉大学生小刘是名“特种兵”式旅游爱好者,两年前他去黄陂旅游,需从湖工大出发,先坐地铁到市民之家转乘292路公交车,抵达前川街黄陂客运站后转乘景区公交车,前后花了4个小时才到景区,折腾得够呛。“前川线二期工程开通,我在学校门口坐7号线,一小时左右就能直达黄陂前川百泰路站,出站步行几百米就是黄陂客运站,路上至少节约了两小时!”他说。
黄陂是荆楚文旅名区,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不过,因其城关前川街距离武汉中心城区较远,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游客出行不太友好。而前川线二期工程的开通,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郭静表示,前川线起于武汉地铁7号线园博园北站,止于黄陂广场站,是武汉地铁首次深入黄陂腹地,并直抵城关所在地——前川街。其沿线串起了盘龙城、天河机场、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核心居住区和产业区,不仅方便了黄陂百万居民出行,更方便区外游客乘坐公共交通游玩黄陂,“是条名副其实的‘旅游专用线’。”
据悉,前川线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止于横店站,于2022年底开通。随着今日二期正式开通,地铁从横店站延伸至黄陂广场站,直达前川,真正实现了地铁与景区公交的无缝衔接。
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一级项目经理彭锐介绍,前川线二期工程共设三站。其中,青仔村站对接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将助力这座园区早日实现千亿产值;百泰路站距离黄陂客运站仅数百米,可便捷换乘前往黄陂各大景区的景区公交车。
纵贯八个行政区 7号线实现快速穿城
前川线二期工程通车,还标志着武汉地铁最长线路——7号线真正成为一条纵贯武汉南北的市域骨干线。
武汉地铁7号线,分为三部分开展建设:一期工程位于中心城区,起于东西湖区园博园北站,止于洪山区野芷湖站,于2018年10月1日开通;南延线即纸坊线,位于江夏区,起于野芷湖站,止于青龙山地铁小镇站,于2018年12月28日开通;北延线即前川线,位于黄陂区,起于园博园北站,止于黄陂广场站,其中一期工程(园博园北站至横店站)于2022年12月30日开通,二期工程(横店站至黄陂广场站)于今日开通。
至此,武汉地铁7号线全长达到84公里,途经黄陂、东西湖、江汉、硚口、江岸、武昌、洪山、江夏等8个行政区,设站36座,是武汉市运营里程最长、穿越行政区最多的地铁线,列车跑完单程用时约112分钟。新线开通后,全线按照大小交路1:1组织运营:工作日大交路为黄陂广场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小交路巨龙大道站至板桥站;休息日大交路为黄陂广场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小交路巨龙大道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
7号线全线共有换乘站10座,可与1、2、3、4、5、6、8号线共7条线换乘,其中与2号线换乘3次,与3、6、8号线分别换乘2次,前川、横店、盘龙城片区居民前往中心城区和武汉重要交通枢纽都非常方便:前往武昌火车站,乘坐7号线直达;前往武汉火车站,可在徐家棚换乘5号线;前往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汉东站,可在巨龙大道站换乘2号线。届时,黄陂居民搭乘地铁4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天河机场,1小时左右可以抵达武广及江汉路商圈。
“7号线作为骨干市域快线,实现了武汉中心城区与北部新城组群(黄陂)、南部新城组群(江夏)之间的快速连接。”铁四院前川线二期工程设计负责人孙雪兵介绍,7号线在中心城区设计时速为80公里,在南、北延线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可实现半小时进城、1小时穿城。
“江城之根”文化名片亮相黄陂广场站
黄陂广场站是前川线二期的特色站点,站内8幅大型壁画以《江城之根·魅力黄陂》为主题,采用中国唐宋画作的古典色调,整体风格稳重大气,浓缩再现了不同时期黄陂最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民俗、山水。
其中,前4幅壁画回顾历史,体现黄陂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四张文化名片。第一幅“盘龙文化·武汉之根”记录了盘龙古城祭祀与征战的场景。第二幅“木兰文化·替父从军”,记录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展现了“忠、孝、义、勇”的木兰精神。第三幅“二程文化·二程故里”纪念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第四幅“红色文化·映山红”描绘了木兰山美景——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诞生地、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
后4幅壁画着眼现在,描绘黄陂区奋力打造的四大优势产业——商贸产业优势、文化旅游优势、城市规划优势和国际物流优势,象征着黄陂区光明的未来发展前景。
5次上跨铁路完成空中转体
刷新多项全国纪录
前川线二期工程全长15.11公里,贯穿黄陂腹地,多处与公、铁、空通道相交,其中,涉铁施工带来的挑战最大。
彭锐介绍,前川线二期工程多处上跨麻武、京广等铁路干线,为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上跨时必须选择桥梁空中转体施工——即采用“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先在铁路两侧空地上建成桥体,再进行转体施工——因此形成了5座跨铁转体桥,成为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上跨铁路最多、空中转体施工最为集中的线路。
今年4月至5月,这5座转体桥陆续成功完成转体。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余彭塆站(预留站)至横店站区间连续3座转体桥施工。
彭锐介绍,这一节点上跨京广铁路8股车道,分布范围较广,且铁路线分布不均衡,对桥梁布置要求较高。“如果按照传统作业方式,我们可以建设一座大跨度的矮塔斜拉桥,一次性跨过8股车道,但这会导致主塔高度过高,超过天河机场航空限制。”后来,项目部与铁路部门反复协调,最终确定建设一座四跨连续梁,即共设3个转体连续梁,单个转体长度156米、单个转体重量1.5万吨。3个转体连续梁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交叉工序多、安全风险高,是目前国内市政轨道交通领域转体吨位最大、跨度最大的连续梁。为保证此次转体有序进行,项目部认真研判作业风险,加强转体速度、转体姿态等情况动态实时跟踪监测,保障了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