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通水10年来,首都人民饮用的每3杯水中,就有2杯来自丹江口水库;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过66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三峡水库的蓄水量;沿线1亿多人不再为饮水发愁,许多地方告别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最早谋划这杯“南水”的是毛主席。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在黄河岸边提出宏伟构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4个月后,毛主席视察长江,水源地选在哪里?摊开地图,主席将目光投向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手中的红蓝铅笔,落到了汉江和丹江的交汇处。
1958年9月1日,一声炮响,10万建设大军战天斗地、移山填海,拉开建设丹江口大坝的序幕。
从这一刻开始,不管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把这一伟大畅想变为现实的步伐从未停歇。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从“伟大而浪漫的畅想”到“一泓清水北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几乎贯穿了整个新中国史。
我们在古老的大地上,重塑地表江河,构建起新时代中国大水网,并且经受住了生态考验,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