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形式。
“水是荆州最大的市情;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绿色低碳发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近日,荆州市委书记吴锦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说,过去“险在荆江”的生存问题,决定了“水涨堤高”的治水思路;现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求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以治水“一子落”统筹发展和保护“满盘活”。
近年来,荆州市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转型之要、治本之策,以思想之变引领流域之变,汇聚“美在荆江、富在荆江”的澎湃动能,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居全省第一方阵。
发展方式之变:
重构生产生活生态关系
过去荆州“靠水吃水”“化工围江”,形成生产优先竭泽而渔、生活随意粗放安居、生态放任无序排放的状况,虽有农业大市之名,但面源污染也很严重。吴锦说,通过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全市上下对重构生产生活生态关系有了深刻认识。
崇湖是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5个试点之一。之前,受生产优先的观念影响,沿岸居民竞相围湖造田、投肥养鱼,生态急剧恶化,流域水质长期在V类以下。现在,经过系统治理,崇湖流域在生产上实现循环减排、绿色种养、集约高效,生活上实现土地分类管控、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日产日清,生态上实现水网连通、水岸一体、生境修复,流域水质整体提升至IV类以上。目前,崇湖流域内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超过30万元,成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湿地发展样本。
当前,荆州正以实施《规划纲要》和编制市、县战略规划为总抓手,立足平原水系特点划定111个基础治理单元,因地制宜探索“清淤、固堤、截污、减排”平原湖区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实现县(市、区)、功能区和洪湖流域乡镇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全覆盖,以小流域的根本性变化推动大流域的趋势性好转。
发展动力之变:
加快迈向“第三重境界”
曾经,石首市几十家芦苇造纸小作坊,赚点小钱却破坏了生态;后来,长江大保护,企业关停转产,芦苇不割了,腐烂变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成了新的“包袱”;现在,通过引进投资百亿的仙鹤纸业,发展生态造纸,芦苇“废柴”变成造纸“好料”,同时用供应链串连长江及洞庭湖周边种植芦苇30万亩,年可固碳减排32万吨。
“过去,我们将保护和发展割裂开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很难求得既要又要还要的最优解。”吴锦说,只有把保护和发展做成一件事,自觉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基底,才能加快迈向“保护就是发展”第三重境界。
老路走不通的时候,正是开辟新路的好时机。眼下,荆州正在系统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流域内县市区虽然经受了关停并转的阵痛,但能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可持续增长及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生态环境容量空间。
今年,荆州通过做实洪湖流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形成问题原因、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资金来源、责任时限“五张清单”,谋划储备了总投资380亿元的45个项目,对流域内5个工业园区771家涉水企业逐个全面体检、达标整治提升,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新一轮关改搬转治绿,不仅有力提升了流域水安全、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也形成了新的有效投资和绿色动能。
发展路径之变:
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新路
做好流域综合治理后半篇文章,关键要走出一条具有江汉平原特色的四化同步发展新路。
吴锦说,荆州坚持在“五个一”发展调控机制下推动市县乡村同轴共转、同频共振,深耕“五个以”实践体系框架,破解四化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同步问题。
今年以来,荆州各县市因地制宜,采取政策“聚”、产业“留”、改革“推”、劳务“回”、供需“配”、园区“引”等举措,共吸引22300人向县城集聚。
在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荆州坚持积极对接、培育壮大、主动搭建“三路并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例如,培育壮大“美的系”供应链平台,引领智能家电企业加快智改数转,吸引124家配套企业延链补链,助推产业链产值加快迈向500亿元;主动搭建塑米供应链平台,年内可实现在荆开票30亿元;积极对接华纺链平台,目前上链企业1109家、签订合同金额1.03亿元。
吴锦表示,改革之难,首先难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新征程上,荆州将全面对标对表,坚持内因决定论,从灵魂深处闹革命,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以思想深刻变革引领发展全面转型,以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绩实效,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