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永葆“红安红” 争当排头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安实践

红安县城鸟瞰图。

尚古山村。

红色研学。 (汪冠 摄)

家居供应链。 (汪冠 摄)

红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汪冠 摄)

宁丰集团生产线。 (汪冠 摄)

红安高新区大学城。 (汪冠 摄)

将军故里,英雄红安。

走进红安,厚重的革命历史无处不在。七里坪镇长胜街的青石板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苍松翠柏,都在传颂着“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

走进红安,升腾的发展气场激荡心间。宁丰新材车间里如水般流淌的高端板材,武红高速上奔驰如飞的运输车辆,大学城里到处涌动的青春面孔,都是跳动着的老区奋进最强音。

牢记殷殷嘱托,红安始终不忘革命先烈的红色初心,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发展要红红火火、社会要平平安安、为民要红色传承”的“红安红”价值追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安实践,奋力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振兴发展先行区。

加快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从全国各地来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参加红色研学的游客络绎不绝。“仅今年上半年,红安4家红色研学机构就累计开班180余期、培训学员10万余人次。”湖北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刘晓军说。

发掘红色资源。

红安是全省红色文化资源最厚重、最富集的地方。

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苏维埃大礼堂、红军井……红色遗址和红色景点沿着宽阔干净的柏油路一路延伸。

红安坚持保护为先,开展红色记忆工程,对革命法庭旧址、鄂豫皖省委旧址、将军故居等233处遗址遗迹进行分类管理、保护修缮,在全省唯一成功入列全国革命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

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挖掘红色文化,围绕“大别山精神”和“28年红旗不倒”历史丰碑,整合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忠诚八一、亮剑程河等教学点25处,与北京大学等共建大思政实践基地,承办干部培训班800余期、每年培训党员干部8万多人、吸引青少年研学6万多人。红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教育基地。

7月16日,艳阳高照。高桥镇程河村的初心广场和王近山故居,游客众多。“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像革命先辈一样,面对困难,勇于亮剑。”来自山东省的游客李先生说。

2022年12月,红安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2023年6月,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盘活红色旅游。

“以前,游客来红安看了黄麻纪念园、长胜街后就离开了,游客流量没有转化为消费增量。”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介绍,近年来,红安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发挥红色人文优势,做实“红色旅游+”文章,真正把红色旅游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红安山水林田湖等绿色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天台山森林公园、金沙湖湿地公园两个国家级公园和倒水河省级湿地公园,天台山、南斗天湖、传统村落等各具特色,优良的生态既提供了安全屏障,也造就了美丽风景。

以国企红旅投集团为龙头,红安建成县级游客集散中心、4个精品旅游驿站,将150公里多彩旅游路串珠成链,培育一批旅游开发运营企业、培训研学机构、旅行社和服务配套市场主体,推出《我和我的红安》《红安永远红》等2部红色剧目和系列文创产品,观众超过12万人次,深受好评。

作为首批共同缔造试点县,红安在文旅建设中,积极推行“五进塆组”(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村民自治、文明创建、公共服务)工作模式,完善塆组议事协商、党员挂牌联户等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达到共建、共谋、共治、共享的效果。

“在亲子游、研学游的带动下,纪念园游客量不断攀升,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程星说。

数据见证辉煌。红安以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助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2023年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1%和20.5%。

建设老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8月29日,来到太平河,只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宛若画卷,村里颜值高,岸边产业强,百姓口袋富。

红安认真践行“红安红”价值追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省体教融合示范县、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县、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是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在全省前列。

小流域推进大治理。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312条,红安选择水患最多、承载企业最集中、末端水质最差(唯一一条劣Ⅴ类水质)的太平河小流域开展试点,实施水库整险、河道整治、污染治理、产业发展等项目,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Ⅳ类(6月份达到了Ⅲ类),消除了沿线水患风险。

守住一河清水。着眼水源和污染源头,对148个排污口编制“一口一档”,分类实施治理。协同相关部门推动高新区全域管网改造项目,日处理乡村污水达1.36万吨,出厂水质达一级A标准。

振兴一批产业。依托高新区产业园优势,发展流域产业,打造泛家居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泛家居产业链。推进“李家贩+普安桥+尚古山”农旅项目协同发展。

造福一方百姓。提升基层文化设施功能,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共计修缮塘堰133口,扩建文化广场84个,新建公厕89个,安装路灯1200余盏,硬化道路100余公里,增设环卫设备200余套,完成绿植补栽1.5万余棵。

“巧借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76.5%,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表示。

小垃圾推动大转型。

7月14日上午,由红安县住建局组织,一场题为“垃圾分类,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北门岗社区举行。斑驳的树影下,伴随着夏日的蝉鸣,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小垃圾,大民生,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围城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发出了阵阵惊叹。

从2019年开始,红安推行城乡环卫全域市场化运行,先后引进中航美丽城乡环卫、广东丰润环境2家公司,组建由4496名保洁员组成的专业队伍,推进县、乡、村、组四级保洁统管统治。“在150个行政村、1378个自然塆和部分城区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县乡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覆盖。”红安县城市执法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红安将垃圾处理网络、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进行有机融合,2023年全县垃圾减量40%以上,回收各类再生资源4.2万吨。在镇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回收站点)+镇转运(集并中心)+县处理(分拣中心)”模式,利用分拣打包、干湿分流等手段进行分类转运,避免“前端分、中间混、末端乱”现象发生。

上市公司绿色动力集团投资4.58亿元在黄冈市率先建成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依托这一项目,可将全县日产300吨生活垃圾和原周家坳垃圾填埋场18万立方米存量垃圾全部转运焚烧。”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卢胜红说。

小红苕带动大产业。

时值中秋,正是红苕收获的季节。9月11日下午,觅儿寺镇普安桥村阳光明媚,村民们正忙于采挖红苕。田埂上,分拣好的红苕被一袋袋码上三轮车,随即出现在4公里外的加工厂生产线上。

“去年全县红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5万亩,按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25年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说起红安苕的产业未来,红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充满期望。

近年来,红安加大建设农产品加工(红安苕)供应链力度,发展壮大以红安苕为主导的“1+5”特色农产品。推进以红安苕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绿色化发展,全县农民收入增长8.7%,高于GDP 增速1.9个百分点。

现在,“红安苕”已入选湖北十大乡村产业、湖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开发红苕系列产品100多种。红安野菊花种植面积6.6万亩,是华润药业示范种植基地。

6月份,投资7亿元的湖北蛋品精深加工及生物提取项目已落户红安,预计建成后,一、二、三产业年综合效益可达65亿元。

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先行区

红安是大别山接轨大武汉的第一站,是武汉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的重要承接地,融入武汉发展指数连续两年进入武汉都市圈35个县(市、区)前十。

畅通对外交通大通道。

9月5日,从武汉回红安工作的市民张先生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网上办事平台,不到2分钟就办理了武汉住房公积金的转移接续业务。

红安县以对外开放推进协同发展。深度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辐射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构建优势互补、梯度赋能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推进教育资源互通、生源共享,深化区域内教育交流协作;深化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与武汉三甲医院合作,探索组建区域性医疗集团和城市医联体,在数字化病理服务、专科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全面对标武汉都市圈、大别山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在医保、养老、公积金、就业等方面实现“跨城通办”。

2023年9月,武红高速建成并通车,将红安主城区到武汉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进一步加快红安融入大武汉的步伐。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北段(黄陂至新洲段)正式启动,将在太平桥镇南侧设互通与G230交叉。京九高铁经红安并设站取得重大进展。

据悉,红安县多彩旅游路以G230国道为主轴线,S234、S410两条省道为两纵,S334、G346、S320为三横,七里坪镇、红安县城、高桥镇、觅儿寺镇四大旅游集聚核为四核,串起沿G230主轴线的多个红色旅游节点。

夯实新质生产力硬底盘。

9月9日上午,云联楚材 链启未来——黄冈(红安)家居供应链平台启动仪式在红安举行。该项目打造红安家居供应链平台,进一步推动湖北省木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烈日炎炎,红安县高新区宁丰集团湖北宁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程师正在操作自动堆垛机,一块块超强刨花板新材料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流出。

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打造出又一个“红安造”精品 ——宁丰牌超强刨花板,为探索高品质门业注入新动能。

“红安高新区被评为‘2022年全国十大木业园区(集聚区)’和‘中国绿色家居整家供应链示范园区’,泛家居被省经信厅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红安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卢国明说。

红安是英雄之地、文脉之乡、开放热土、大学新城。9月11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红安校区正式启用,今年红安高新区大学城在校学生近9000人。同时,国际育才博雅校区正在建设,红安职教中心新校区已经招生开学,1.5万名师生毗邻而居,共同发展。

红安高新区14年来,累计落户项目644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5%,实现“量增、质跃、速快”的蝶变,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截至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75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完成产值27.9亿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4家,10家企业入选湖北省新物种“瞪羚”企业,全县科创“新物种”企业累计达13家。

总策划:熊孟元

策划:王洪涛 黄发成

撰稿:毛人杰

--> 2024-09-29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安实践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0114.html 1 永葆“红安红” 争当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