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农文旅融合发展

团风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湖北样板

牛车河美景。

自驾云中路。

牛车河月亮湾露营基地。

牛车河风光。

大崎山红叶漫天。

灵润桥。

东岳花海。

初秋时节,泛舟在风光旖旎的牛车河水库,凉爽的秋风微微吹拂,碧波清浪一览无余,青山相映,宛若画中游。

曾经水面污染,荒山遍地,冷清偏僻,而今水清岸绿,茶果飘香,游人如织。从充满乡土特色的乡村客厅到规模宏大的连片农业产业基地,从活力四射的月亮湾露营基地到古色古香的百丈崖,一幅巨大的山水美景画卷,在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近年来,团风县抢抓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政策机遇,坚持系统观念,打通水脉堵点,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路径,实现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发展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水清岸绿鱼更鲜

刀刃游走,鱼身上留下十字花刀,案板上的胖头鱼鲜香扑鼻,引人垂涎。

“这还不算啥,在今年‘五一’县里举行的美食大赛中,以胖头鱼为食材的菜品,一经出锅,就引得食客争相品尝!”牛车河胖头鱼餐厅老板倪新生高兴地比画着鱼身,讲起胖头鱼的紧俏,“好水出好鱼,现在的胖头鱼肉质鲜美,供不应求,价格翻番了”。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的鱼根本卖不上价。

“过去水库网箱养鱼,水边养牛养鸡,到处散发恶臭,虫子满天飞,鱼少,品质差。”倪新生回忆,“由于粗放经营,加之沿线村民生活污水直排,给水库带来严重污染,村民意见很大。”

变化从何而来?从牛车河乡村客厅出发到百丈崖古民居,横穿整个库区,碧波荡漾、鱼翔浅底、飞鸟翩跹的背后,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擦亮了生态山水底色。

水是生存之本,也是生态之基。2013年,牛车河水库管理处收回水库对外承包权,取缔网箱,实行“人放天养”,着手恢复水库生态。

2021年,团风县全面铺开控污截流、整治入河排污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河涌综合整治、完善补水系统、打造治水亮点工程等7大工程,铁腕治水不留死角。

同时,以恢复生态系统、打造滨水景观带为目标,采取清淤疏浚、拆除围堰、增设绿道和观景平台等措施,整治利用农田1.06万亩,建设完成临水护岸建设10公里、入库排水沟渠建设6公里、岸线复绿面积2000余亩、退池还库300多亩。

污染治理需要可持续。团风根据土地用途管控要求,合理划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分类施策。据温氏畜牧戴家湾种猪场负责人介绍,猪场通过建设两级AO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沉淀池和延伸管道进行污水消纳,日处理污水280吨,用于周边3000多亩蔬菜、苗木基地灌溉,实现废水变肥水。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关键参与者。贾庙乡牛车河村樟树塆村民回忆,过去道路泥泞狭窄,污水横流,乱搭乱建严重,是远近闻名的问题塆。

牛车河村书记倪解兵深刻感受到村民迫切想要改变的心情,“乡里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多次召开湾组会,集体确定改造思路,发动群众自行拆除杂屋、旱厕,投工投劳参与湾落内清扫保洁、塘堰整治等,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

实践证明,只有环境保护好,发展才能更好。从水库到岸线,再到全域,坚持流域治理一盘棋,牛车河水更清、岸更绿、生态山水底色更加亮眼。2024年,牛车河库区水质提升到总体III类、局部Ⅱ类。

茶果飘香业兴旺

仰望星空,枕水而眠,到牛车河月亮湾露营基地体验篝火狂欢和乡野风情,成为武汉都市圈不少游客的心愿。

作为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最大的休闲游乐基地,月亮湾露营基地紧邻花海,面朝水库,集露营、垂钓、花市、水上游乐和餐饮服务于一体,自2023年“五一”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月亮湾露营基地是牛车河流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过不懈努力,焕发生机的牛车河,孕育出新的惊喜。2021年8月,团风县启动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以牛车河水库为核心,打破地域界限,一体化规划沿线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共3个乡镇9个行政村,惠及1.83万户、5.96万人。

团风以牛车河水库为“心脏”,上下游7座中型水库为节点,实施水库连通工程,形成“蓄、引、提、调”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自流系统,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

牛车河灌区管护中心主任高国锋介绍,今年仅响水潭水库就给牛车河水库补水7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的储水规模。

三年来,团风县先后整合投入各类项目100多项,投入资金10亿余元,实施水库连通工程、打造环库旅游产业路、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架设跨库桥,实现特色农业、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文化等产业资源串珠成链。

杜皮乡致力发展万亩黄大茶。杜皮村新建200亩高标准黄大茶基地,与原有600亩茶叶基地连成片。同时,配套新建3500平方米的黄大茶加工厂、农产品特色馆,加快茶旅一体化发展。乡政府与金寨县永生利生态茶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企业负责茶叶基地管理、技术指导、鲜叶收购、加工和销售,实行资产折股、量化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均享,带动就近就业500余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贾庙乡引进团风楚林生态有限公司参与油茶、白茶项目建设,楚林公司负责施工及后续10年管护。项目受益后,采取“442”分红模式,即楚林公司40%、农户40%、村集体20%,实现三方共赢。

总路咀镇依托地理位置优势,推进500亩果冻橙基地建设,建设60亩高标准自动滴灌式花卉大棚,发展果冻橙、葡萄、草莓种植及民宿等特色产业,栽培月季花、桃花、桂花、梅花、杜鹃花,发展现代花卉产业。

如今,35.8公里环牛车河水库产业公路,犹如一条彩虹,串起沿线特色景点和茶叶、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连片发展。

文旅融合带笑颜

走进位于牛车河水库南侧的“乡村客厅”,开阔的湖面波光粼粼,一幢幢特色乡间建筑和生态古树参错相伴,依山傍水的村落清新古朴。

“过去,这里是我养牛的地方,没想到成了景区。”60多岁的陈晓红,在水库边养牛十多年,牛车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后,他放弃多年的营生,在“乡村客厅”不远处,开了农家乐,每到周末,游客盈门,“一年能挣6万多,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多了。”

“在村里,像陈晓红这样放弃养牛的村民还不少。”白坳村妇女委员彭伶俐说,谋生的地域没变,但周围的环境变好了,大家的日子也更红火、更惬意。

彭伶俐介绍,依托牛车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白坳村竹林湾在外能人倪振华返乡流转土地500多亩,建设集民宿、游乐园、采摘园等功能为一体的庄园。游客在此体验农耕生活,品尝乡土美食,变“过路客”为“过夜客”,带动30户群众“家门口”就业,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以点带面。肖石坳村成立强村公司,以山林、集体土地等经营权入股团茗茶业公司,投资9000万元开发茶文旅综合体项目;盘活闲置农房,租赁给市场主体开办“青花谷”民宿,吸引都市圈消费人群周末来牛车河休闲度假。

从靠水吃水到凭水致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团风县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山水田园境、秀美牛车河”为主题,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红色、古色文化等优势条件,积极发展乡村民宿、户外露营、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打造月亮湾露营基地、东岳花海、乡村客厅、垂钓中心、民俗文化馆等文旅项目,创新开展新春灯会、“五一”乡村文化旅游推介周、最美自驾旅游精品路线推介等系列主题活动。今年以来,牛车河沿线各景点接待省内外游客达206.2万人次,带动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市场主体看中牛车河农文旅发展潜力,纷纷加大投资,团茗茶旅、金丝楠文旅综合体等亿元文旅项目相继落地,牛车河休闲旅游度假区已然成为团风打造武汉都市圈乡村旅游度假基地的点睛之笔。

2024年上半年,牛车河库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高于团风县平均水平。

数说新变化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库区水质提升到总体Ⅲ类、局部Ⅱ类,3个村获评“湖北省生态村”。

● 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5%,新建农房建设图集推广使用率90%,农村燃气普及率81.8%,库区群众卫生习惯和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 乡村发展活力增强

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37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带动718人返乡就业,新发展民宿、农家乐44家,牛车河环库路入围“全国20条最美精品自驾线路”。

● 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库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牛车河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策划:徐绪忠

统筹:陶刚

文图:赵林武 邓义

--> 2024-09-29 农文旅融合发展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0113.html 1 团风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湖北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