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主城崛起势如虹 千年黄州焕新彩

黄州城区。

黄冈市区东坡庙会场景。

改造后的关山北路街区。

打造畅安舒美示范路助力市区主城崛起。

社区食堂助老餐,让老人享受美好“食”光。

黄高附中暑期夏令营活动。

黄州一类水运口岸唐家渡港区临港新城综合码头。

向南,以黄冈第二中学开学为标志,鄂黄桥头片区加速聚集人口,迈向黄鄂百万人口城市新中心;

向北,东坡文化旅游区首开区“赤壁神州”开园迎客,千年古城绽放新颜,文旅城款款走来;

向东,临空经济区迎来花湖国际机场黄冈城市货站,大别山特色农产品出口全球,空港城蓄势待飞;

向西,“光谷第九园”强势崛起,牵手东湖高新区追“光”逐“电”新赛道,科技城初具雏形。

这里,就是黄州!

作为黄冈市区所在地,从昔日首位度低、“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到如今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主城崛起势如虹,千年黄州如何华丽转身?

黄冈市政协副主席、黄州区委书记夏志东说,在主城崛起中找准角色定位,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品质和能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黄州。

以旧城改造

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

夜幕降临,黄州兴和全明星体育公园商业街灯彩绚丽、人流如织,尽显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很难想象,这么火热的一个商业地标,前身竟是一处废弃的老厂区。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打造体育消费聚集区,涵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5大潮流运动,服务城东新区居住人群。”兴和全明星体育公园负责人许杰说,他们与周边口袋公园、休闲广场、商业街区自成一体,受到居民欢迎,人流量日均达4000人。

针对“人口不集中、城市不紧凑、产业不聚集”问题,黄州尽区所能、展区之长,实施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四区联动”城市更新,升级人居环境、服务功能、安全韧性,提升城市风貌品质,以城市宜居带动人口集聚。

黄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阮利红说,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和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群众需求不一而足,他们从解决停车难、断头路、易涝点等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事着手,广泛征集群众“微需求”“微建议”,因地制宜实施“针灸式”改造,共完成小区微改造、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63个,干成一批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民生实事。

“屋门口越来越美,没事我就去转一转。”家住关山北路的李大爷说。

作为黄州文化的代表街区,关山北路曾是当地最繁华的码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私搭乱建现象比较普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群众长期以来颇有怨言。

一场街区改造“手术”迫在眉睫。“从哪里改起?钱从哪儿来?”居民围坐一起的板凳会上,建新社区党总支书记余邦祥说,我们运用共同缔造方法理念,从大家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改起。

建新社区兼职委员会组织9家主协创单位下沉党员、6名城管队员、35名社区工作人员成立入户动员工作专班,逐户走访,听取意见。邀请省级规划团队编制更新改造方案,公开展示形象效果样本,让群众都来“品头论足”。每条道路推选5名威望高的居民作为民意代表,全方位监督“拆改建管”全过程,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改造后的关山北路,以“百年繁华,岁月关山”为主题,将昔日码头的繁荣景象与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重现在世人眼前。

这是针灸式旧城改造黄州战法的一个缩影。

城市更新,既要“面子美”,还要“里子实”。

长期以来,“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去年,黄州区组建公共物业服务公司——鸿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物业平台兜底的方式,全覆盖兜底进驻488个“三无小区”,实现规范化物业服务全覆盖。

城市更新,既要服务本地居民,还要导入外地游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漫步在改造一新的坡仙路上,稚嫩的童声齐诵从附近小学传来。路边的民居皆是黑瓦、白墙、棕窗,一片恬然的北宋风情。黄州在主干道形象改造和城区口袋公园中巧妙植入东坡元素,处处展现“东坡IP”文旅魅力。

从城市更新到城乡融合发展,黄州区持续开展“擦亮小城镇”“七大行动”等,新建休闲游园7处、2355.2亩,新增“四旁绿化”2590.08亩,为村民们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王家岗、陈策楼、盂钵桥等32个美丽村庄借路推进农业景观化、村落景点化、全域景区化,打造冬暖夏凉、绿色氧吧、观赏休闲等特色,以田逸庄园为代表的126个农家乐,每年吸引武汉都市圈50余万游客来打卡。

以路网建设

打通产业发展主脉络

主城崛起,交通先行。

8月29日,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完成先导索架设,南北双塔“牵手”成功,为大桥后续猫道、主缆及钢箱梁的架设等奠定基础。大桥建成后,黄州城区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车程仅需15分钟。

回望大桥不远处,黄州区江北一级公路旁,顺丰冷运中心园区分拣工区,工人们正在打包分装冰淇淋、肉夹馍等产品,装上顺丰冷运的车辆发运。该园区以高标准冷仓为主,已有21家企业签约入驻,日均发送电商件5000多批次。

越过长江大堤,便是黄州区唐家渡港区的临港新城综合码头。2023年,黄冈至武汉集装箱城际航线“天天班”开通,实现集装箱在唐家渡口岸上船,降低运输成本14%以上,年度开行2000船次、装运5.6万标箱。

以路为链,黄州区完善铁水公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畅通物流大通道,围绕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不断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有效破解运输成本偏高等难题。

今年1至8月,全区港口码头实现货物吞吐量1177.75万吨,同比增长12.6%,水路货运周转量达70.66亿吨公里,水路运输成本为0.06元/吨公里,装船价格全市最低。

打通“大动脉”,更要畅通“微循环”。

“作为全国、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黄州区整合投入资金5亿元,建设农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和自然村通畅工程612.3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402.6公里,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路593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87.4公里。”对近年农村交通路网建设,黄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殷敏如数家珍。

道路成网、出行通达,打开一条“公路+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春阳、常青、百蔬园等20余家大型农企,每天为武汉10余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直供蔬菜20余万公斤,农业产值达2.8亿元,一跃成为武汉都市圈“菜篮子”。

“修一条好路,造一片美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陈策楼镇盂钵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迎红说,现在村集体经济达到60多万元,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凭借“四好农村路”省级乡镇示范创建的全域覆盖,黄州区着力完善“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位于黄州区南湖街道的鄂东(黄冈)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来往穿梭,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待该中心正式投用,将成为鄂东邮政快递分拣、封发和转运的重要枢纽,辐射黄冈、鄂州、黄石,预计日邮件处理能力可达40万件。

黄州区政协主席万小勇表示,黄州区城配中心也在建设中,未来将与鄂东(黄冈)邮件处理中心打通运行,进一步畅通快递物流双向通道。

在镇村层面,5个镇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和86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已全部投入运营,同步完成70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多点合一、一点多能”升级改造,率先在全市做到所有快递品牌进村,“双中心+镇村全覆盖”的区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基本成型,有效促使全区快递配送成本总体降低30%以上。

“我们网点一天要收快递两三百件,村民遛个弯的时间就能取快递。”黄州区堵城镇龙王村快递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涂又松说,自从快递进村后,村民网购意愿大幅提升。

1至7月,黄州区邮政快递业务总量达3.13亿标准量,增长50.11%,其中特色农产品日均上行1000余件,黄州萝卜、东坡肉、东坡鱼丸等,以更低成本、更便捷的方式走出乡村。

以民生至上

构建人口聚集软环境

以人为本,主城崛起更有活力;紧贴民心,有温度的城市更令人向往。

9月20日,像往常一样,助老员上门帮助赤壁街道桐梓岗社区秦慧兰老人打扫卫生。

77岁的秦慧兰,膝盖主骨坏死,行动不便。“幸好有助老员,他们上门帮忙做饭、打扫卫生,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让我的老年生活有了依靠。”她说。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老年人最朴素的民生愿望。秦慧兰舒心的老年生活,得益于黄州区探索出居家和社区养老“三合一”服务新路径——以社区或小区(片区)党组织为主导,统筹志愿者、助老员、家庭医生团队等三方力量组建助老服务队,为居家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上门养老服务。

2024年,黄州区被确定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区)。

突出需求导向,黄州区摸清城区3995名独居老年人、1815名特殊困难老年人、4.18万名有签约家庭医生意愿老年人的信息,收集“六助”等养老需求8.98万余条。

破解为老服务力量不足难题,黄州区建立“三合一”志愿服务队伍,整合2340名志愿者、78名助老员、303名家庭医生。志愿助老队伍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系下沉党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组成,为特定老人开展上门志愿关爱活动、“六助一护”等专业服务和基础医疗健康服务。

“三支队伍不是各自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黄州区民政局局长郑怀刚介绍,有的“活力老人”既是上门服务的助老人员,也是小区的志愿者;社区老年义诊活动,志愿者、家庭医生协同配合,一起开展助老服务。

对于特殊困难老年人,黄州区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形式安排助老员上门提供“六助一护”服务,助老员已开展上门服务5.8万余人次。在城区,专业市场主体为近400位老年人安装智能设备,确保及时救助。升级家庭医生“1114”服务,62支家庭医生团队已签约服务4.1万名老人。依托社区食堂,在20个老年助餐食堂加装刷脸支付设备,为65岁及以上老人提供进餐补贴。

如今,市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77.8%,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正如赤壁街道龙王山社区居民蔡春霞所说:“老年群体大小事情有人帮,休闲娱乐有去处,幸福晚年有着落。”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

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基础教育在全国有影响力,对周边教育人口有较大吸引力。近5年,黄州区净流入9万人,带来城区学位紧张、择校热“高烧不退”、大班额情况严重等问题。

“老百姓关心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黄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风说。

2021年,为缓解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黄州区在市实验小学、市思源实验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区思源实验学校等4所城区学校推行集团化办学,分别设立赤壁、余湾、路口、东湖等4个分校区并实施标准化办学改造,优质教育资源有力扩充,成功迈出办学改革的第一步。

2022年,总投资约5.68亿元的黄州城区4所新建学校——黄冈市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小学、齐安学校、文昌学校正式开学迎新,新增学位10200个,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暴涨带来的学位紧张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以教育为核心促进就地城镇化,黄州区依托黄冈中学品牌效应,引进央企在城市新中心投资建设黄冈二中,一期已经开学,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已入学师生2900人。

破解中小学“城挤村空”之困、校际不均衡之难,还需更大的“破”与“立”。

2023年6月,以“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优联新”等方式,全区3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7所公办幼儿园组建为11个融合型教联体,扩大优质学位增量,以城区均衡带动城乡均衡,让孩子们好上学、上好学。

“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时代赋予教育人的使命。”黄州区教育局局长方杰说,黄州历来崇文重教,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尤为强烈。教联体建设,重塑教育生态,是一条扩大优质资源、推动教育均衡的有效路径。

此次改革中,启黄中学教联体四个校区之间教师交流43人,实现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堂教学联动联通,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东坡小学与原黄冈市第四小学、原黄冈市东坡小学三台校区组合成教联体,形成一校三区,实行7个“一体化”管理,破解了“择校热”,周边学生全部就近入学,3大校区在校人数增加到5400余人。

今年春季,黄州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同比由5%下降至1.42%,今年秋季55人以下大班额基本消除,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全面消除大班额,并作为黄冈市首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接受国家验收。

城乡“双向奔赴”、校际“共同缔造”,释放出优质的教育红利,正逐渐惠及每一个家庭和孩子。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黄州区正以前所未有的拼劲和闯劲,埋头苦干,真干实干,敢干愿干,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幸福感新高度。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主城正阔步走来。

策划:童文军  统筹:吕有明

撰文:付海洋 谢春龙 徐闻聪 金狄 骆冬

供图:黄州区融媒体中心

--> 2024-09-2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0112.html 1 主城崛起势如虹 千年黄州焕新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