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协和医院:一颗“中国心”的秉持和坚守

医工融合全球首创集成化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院长夏家红教授左一、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右一)

精准用药和天然多糖研究荣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党委书记张玉教授右二)

国际先进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血液恶性肿瘤。 (胡豫教授右二、梅恒教授左三)

华中最大质子医学中心。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落进来,让阴郁的房间焕发出勃勃生气。一如心脏衰竭的马女士心绪,由暗到明。今年7月,57岁的她接受了“单一控制系统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和夏家红教授带领团队,为她装上一颗人工心——这两个强劲的“马达”,通过一个外置“大脑”下指令,代替两个衰败的心室正常工作。该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系全球首例,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心脏辅助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临床医学转化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创新是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协和医院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助力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争成为国家医学中心的佼佼者。

破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难题

数据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达890万,其中7%至10%的患者将转为终末期心衰。人工心脏应用于临床前,心脏移植一直是国际公认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最后的希望,但心脏供体紧缺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这些终末期心衰患者预期生命不到1年,其中绝大多数直至生命尽头都未能等到可供移植的心脏。而体外人工心脏的出现,为更多患者赢得宝贵的等待时间。

人工心脏研发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欧美,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工心脏技术已经历多次迭代,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另一种争取生命时间的医疗方案。受限于综合研发能力、材料工程、精密加工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人工心脏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2017年,在临床工作30年的董念国深切感受到依赖国外技术带来的痛苦。“人工心脏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进入国内的少量产品价格昂贵,中国人用不起。更何况,国外的人工心偏大,并不适合中国人。“只有自己干才能有出路,医院全力支持!”医院鼓励创新突围,董念国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中国心”。

2018年,团队开启对“人工心”研发攻关。废寝忘食,对正在临床试验的患者寸步不离,观察记录身体数据……5年时间里,进行了几十例大动物实验和40例临床试验。研发团队对人工心的设计、材质和质量上锱铢必较,不断突破我国在人工心脏技术领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

700多个日夜的不断探索,两年前,这个单个泵头重量仅90克、只有核桃大小的超轻量人工心诞生,成功为58岁心衰患者等待供心赢取时间。在不久的将来,重量轻一半的磁悬浮人工心将问世,惠及更多患者。

董念国介绍,这颗“心”稳定性和长时续航优势明显,更符合需要长途急救转运的中国患者需要。此外,血液相容性是对人工心脏技术的一大挑战。其磁悬浮技术使叶轮在无接触的空中旋转,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血液相容性。“对比实验证明,在同样血液相容性的前提下,国内首创的这颗‘中国心’性能更加优越。”

心脏瓣被誉为心脏之门。部分患者因为严重瓣膜疾病需要接受换瓣,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现有国内外人工瓣膜和生物瓣膜都存在易形成血栓、易钙化衰败、使用寿命受限等缺陷。这是一道世界医学难题,董念国深知,“只要是中国患者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再难我们都要努力攻克,研发“中国人自己的人工瓣膜’。”

这注定是崎岖而艰辛的跋涉。在一次次“推翻——再求证——又推翻——继续求证”的暗夜里摸索,团队终于洞开了一道亮光。经过整整24年的求证,全球首个新型细胞化瓣膜诞生。这个具有再生修复能力的人工瓣膜,被誉为“有生命力”的心脏之“门”。新型细胞化瓣膜植入体内后,自体细胞会在瓣膜材料内部生长,具有组织重塑与修复能力,不易发生钙化衰败。

去年12月,全球首位接受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的先心病患儿、13岁的玥玥回到协和医院进行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显示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一次次的挑战生命极限,一回回的挽救心衰患者。“中国人的生命难题,要靠自己解决;国外干不了的事,我们自信通过努力,一样能干成。”而董念国的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协和医院的发展历程上已经无数次被印证。

上世纪90年代,一名在其他医院多次被诊断为“急腹症”、经3次手术后仍然复发的血栓病患者来到协和血液科求医。胡豫教授发现,其“抗凝血酶”指标不足正常人的1/4,而进一步的检测显示,该患者有基因缺陷,需长期接受抗凝治疗。此时的患者身心已备受煎熬。他的曲折经历引发了胡豫的思考:像这样的患者一定还有不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早诊断,减少他们的痛苦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胡豫带领团队查阅资料发现,欧洲人有大约30%的血栓病例与一个凝血因子的异常相关。奇怪的是,对大量静脉血栓标本检测后,胡豫团队没有在中国血栓患者中发现欧洲人的凝血因子异常,他们的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人。该研究让团队坚信,中国人有自己的血栓遗传规律。

20年磨一剑,胡豫带领团队组建了中国最大的静脉血栓标本库,发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易栓症”基因,并研发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易栓症基因诊断技术,为5000余例易栓症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明确了血栓根本病因,并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确定个体化抗凝方案,预防血栓再发生。他们为破解中国人的疾病谱,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加速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一颗“中国心”的创新研发,是协和医者奋力破解生命难题的一个缩影,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研发也在不断铺成开来。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环节,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

2023年,当“新质生产力”这个充满活力的词汇跃入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的视野,这位医院管理者思忖的是,必须聚焦创新驱动战略,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核心的理念,大力支持原创性科学研究,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速推进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协和特色的科研创新体系。

一时间,医院的激励之举汩汩而出:聚焦破解中国生命难题,以科技创新跑出中国特色的新赛道。医院针对高端科技人才、中青年人才分别打造“登峰工程”“启航计划”等,培养以科研见长的医学人才;依托教育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内先进的开放式转化医学中心、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中心等,为各类重大研究提供硬件支撑;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建10个整合型高水平研究团队,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从转化评价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开放合作机制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激发研究动力。

今年5月,《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2023)暨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正式发布。协和医院位列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综合百强第五位。

如今,协和医院已稳居中国医学研究“第一方阵”,拥有一大批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8个,1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居全国前列。连续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百项,居全国前三。牵头完成9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1项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

一个个学科带头人纷纷感受到了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的动力。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兰晓莉教授兴奋地说:“我深切感受到医院促进创新转化的强劲脉动。”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精准诊断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兰晓莉带领团队,针对这一“临床痛点”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黑色素的分子影像探针,能识别小于两毫米的微小病灶,在黑色素瘤的早期精准诊断上获突破性进展。2022年,兰晓莉团队完成专利及技术转让,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素瘤靶向诊疗放射性药物专利及技术转让给高科技公司,转让经费达1080万元,产品上市后有望极大提高黑色素瘤的诊断效率和精度。

与此同时,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的张玉,也在一直耕耘的“精准用药”领域有了新的更深的思考。他带领团队原创性地发现一系列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突破性地开发了多种多糖体内示踪技术,填补了多糖体内代谢相关研究的空白,相关技术已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向企业转化,为天然多糖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支持。

“患者期待让我感受到守护生命的责任,而为世界医学作贡献的志向,更让我们体会到科技自强的使命。”在历经充满艰辛的创新实践后,张玉感慨道,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提高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创的价值才会更大显现。

作为湖北省率先开展的药物基因检测项目的医院之一,目前检测项目涵盖46种基因型、100余种药物,每年为1.6万人次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完成10余个精准用药模型,涵盖肺癌、食管癌、器官移植等疾病。该院成立湖北省重大疾病精准用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把创新扎根在人民群众的需求中,把成果运用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创新就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2024年5月,华中首个CAR-T细胞免疫治疗门诊在协和医院正式启用,这标志着该院在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与突破方面迈入加速道。血液科梅恒主任表示,从2015年CAR-T治疗的首个患者,到如今众多复发难治性血液病患者在该院获得成功,未来,更多患者将获得更便捷快速的就医渠道。

CAR-T疗法是医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目前,协和医院已通过CAR-T治疗难治复发的淋巴瘤患者达500余例,今后还将继续在精准和个体化医疗方案上下功夫,为难治复发肿瘤、免疫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再高端的医学归根结底是要服务百姓

协和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首批5家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准予许可单位之一。今年4月,协和医院对外发布华中最大质子医学中心已完成设备调试。同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启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截至9月底,临床试验已有序进行中,首批试验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未来,该质子中心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完善医疗功能和肿瘤病人的治疗水平及环境,填补中南地区质子治疗空白,提高肿瘤诊治水平。

“再高端的医学最终都需反哺百姓,再顶尖的医者归根结底要俯下身子服务患者。”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说。

作为一名心外科专家的夏家红,在繁忙的医院管理工作之外,始终铭记的还是患者的期盼和临床的痛点。他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心脏移植和移植免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聚焦心脏移植的临床问题和移植耐受策略探索。

移植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也是医学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进一步研究其发生及调控机制是探索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基础。“这是一项基础研究,也许短期内很难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果,但一旦突破,就有可能带来系统性连锁效应,对医学和患者的帮助巨大。我们会坚定走下去!”夏家红的坚持收到了回报。

4月26日,他和吴杰副教授带领的团队在科学免疫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接触异体移植物抗原后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分子,靶向清除PD-1阳性细胞可实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外周克隆清除,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策略。

今年6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协和医院陈莉莉教授牵头完成的“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项历经17年持续攻关的医学创新成果,凝结着一位协和医生对临床患者的深切关怀。

陈莉莉团队首创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和个性化早期预防矫治器,可显著降低严重骨性错颌畸形发生率;研发新型微磁和多功能近红外正畸加速器,高效促进颌骨改建和牙齿移动;发明低摩擦力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等产品,在19个国家的2000多家口腔诊疗机构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超过200万。

近年来,协和医院积极发挥高水平医疗国家队的优势,集中优势学科群,着力打造心血管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创伤五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提升相关疾病的救治能力,争做华中区域疑难重症诊疗、临床研究的引领者;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协和重庆医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协和宜昌医院,填补西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空白,减少患者跨省、跨区域就医,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公平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为作为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未来,协和医院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推动国家医学进步为目标,打造临床重点专科群,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向着国家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的医学“高地”进军,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

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

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个

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

18个

省级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32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单位

9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

91项

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

科研成果斐然

●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全国第五位。

●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综合百强第五位。

● 连续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百项,

居全国前三。

● 1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32个国家临床重点

专科,居全国前列

--> 2024-09-2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9696.html 1 协和医院:一颗“中国心”的秉持和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