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榜单中,仙桃市彭场镇排名第65位,位居全省前列。
彭场镇是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全国重点中心镇。近年来,彭场镇锚定“打造湖北第一镇、建成全国文明镇”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三个彭场”——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打造美丽彭场;以“双集中”试点为抓手,打造实力彭场;以“四化同步”发展为路径,打造和谐彭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彭场镇党委书记蔡勇军表示,将咬定目标不放松,改革突围闯新路,增强干劲、韧劲、拼劲,四化同步走前列当示范,让彭场动起来、转起来、强起来、美起来。
“一块布”上“三升级”
如白色纱曼般的透气膜从天飘落,炫酷的科技感惊人眼球。9月12日,位于仙桃市彭场镇的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高耸的生产线、智能化的现代设备,颠覆人们对传统无纺布工厂的印象。
这是亚洲首条高端透气膜生产线。“透气膜的厚度仅有0.01毫米,相当于成人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却能做到滴水不透。”公司副总经理曹仁广说。
恒天嘉华投资1.6亿元,从德国莱芬量身定制两条透气膜生产线,通过探索研发,填补省内空白,可年产透气膜1.2万吨,预计年产值将达1.5亿至2亿元。
这是彭场推进非织造布产业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肇兴于彭场镇,经过30余年的稳健发展,非织造布产业聚集上下游关联企业2000余家,跻身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基地。疫情期间,仙桃造口罩、防护服挑起大梁,贡献了全国40%、全省80%的防疫物资。
近年来,彭场聚焦“一块布”,在“三个升级”、四基地两中心建设、满园进规增效上做文章,坚持一企一策,千方百计打通供需对接的断点堵点卡点,用好“飞织链”,以供应链思维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占领高质量发展制高点。据介绍,该镇围绕建设世界级千亿非织造布产业园,突出抓好“中小创满园计划”,打造“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样板区。
彭场镇坚持围绕做大做强非织造布主导产业,不断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项目要素供给,着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行走彭场,非织造布无菌车间、机械手加工、高端制品随处可见。产品由单一劳保功能向建筑、医疗、日用、环保、服装、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跨越迈进,品系达32类、130多个品种。
一批企业成为行业翘楚,引领产业发展。唯美医疗入选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柏德材料拓展家电汽车应用领域,填补新能源汽车在新材料应用领域的空白;优立美延展大健康领域,研发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卫生棉条全自动超高速生产线,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作出表率……
群众“链”在产业上
三室一厅,面积120平方米,坐在宽敞明亮的家里,胡小平越看越喜欢。“不光住得舒心,上班也很方便。”从居住的小区到工作地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胡小平骑电动车,不紧不慢只需10分钟。
两年前,胡小平家住彭场镇联合村。在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过程中,彭场将杨步、金剅、联合、三联4个村连片拆除搬迁进镇,并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完整社区——汪洲社区。
在新社区选址之初,当地政府就颇费思量。几经考察和对比,彭场镇决定拿出毗邻南城新区、面向非织造布产业园的“黄金地块”,建设居民还建小区。“这样既能解决居民就业,又能缓解工厂缺工。”
出了家门进厂门。如今,200多户居民入住汪洲社区。按照年龄层级、工种区别,社区推荐100余名年轻女工在非织造布企业就业,部分年龄较大的居民到企业食堂、保洁等岗位再就业,增加收入。
据统计,彭场镇全镇户均1.5名劳动力在企业上班,5万多名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园区就业,家庭工资收入年均超5万元。
从城镇到农村,群众“链”上产业富起来。彭场镇芦林湖村凭着一根藕带实力出圈,早在2011年就上榜农业部首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2012年,芦林湖泡藕带又获评“首届湖北名优蔬菜”。
芦林湖村有10余个藕带收购点。高峰时每天100多位村民在村里务工,从事清洗、筛选、搬运等环节。“每天工作6小时,女工120元,男工160元。”村民说。
眼下,两条路穿村而过,给村里带来更大机遇。村党支部书记彭智情说,新修的321省道经过村口,村里打算沿路新建冷库和藕带交易市场,把产业链拉得更长。
“另一条路,就是长达32公里的黄鳝产业带。”他说,仙桃黄鳝产业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省里有政策、市里有支持,芦林湖村有一湖好水,也要搭上这趟富民产业的快车。
共同缔造“新大岭”
太阳偏西,通顺河畔,蓝天白云下的彭场镇大岭村静谧祥和,美如油画。下午5时,田野深处的稻蛙鳝养殖基地沸腾起来。
这个占地面积200亩的养殖基地,被“天网”笼罩,一眼望不到头。“天网”下,四方养殖池正中套有一口小塘,四周种稻,稻下有蛙,塘里养鳝。
大岭村紧邻彭场集镇,过去,村民或外出打工,或到镇上做小生意,村里几乎看不到人。人走田荒,村里出现大量撂荒地。
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大岭村因地制宜,招引高附加值、有科技含量的种植养殖产业,推动“一田多收”共生产业。
大岭村是湖北首批共同缔造试点村,该村充分运用“五共”理念,两年多时间里,村民从不理解到真支持、从说了也不干到不说自觉干真切转变——
开设传统食品加工坊。由村集体出资,共同缔造理事会代为运营,抢先注册“大岭造”“仙桃酥”“沔阳粽”等品牌商标,闯市场、拓销路,所获利润按照理事会70%、村集体20%、入股群众10%的比例分红,蹚出一条致富路;
成立村级劳务服务公司,辐射周边马沟、夏新、千丰等村,对接劳务市场,帮助群众就近就便赚薪金,实现“产业基地与劳务公司联动、产业与就业融合、群众在家门口挣钱”的多方共赢;
村“两委”和理事会成员按照“28名骨干全覆盖包联265户群众常态访、1名骨干包联10户群众定期访、支部书记和理事长直接包联28户特殊群众重点访”模式,建立起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让群众从需要包联变成包联人;
全面推行志愿者服务队积分制管理,设立公益性活动积分和产业发展积分,按照“1积分等同8元钱”的标准,每季度对志愿者队伍总积分进行排名,有效调动志愿者队伍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探索推广“党员、安全员、信息员、农技员、卫生员+村主任、警长、组长”的“五员三长”工作机制,28名党员群众成为村庄治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