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民政部自去年以来启动“乡村著名行动”,让“无名”的“有名”,也让“有名”的“扬名”。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43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3万块,大大提升了地名的数量密度和标准化程度。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的那条羊肠小道、那条蜿蜒小河,永远回荡在记忆深处。对很多人来说,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经纬线交织的地理符号,更是一种伴其成长的印记。地名兼具指称性与历史性,是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生产生活的基础信息。我国有数十万个行政村、数百万个自然村和居民点,使用超过千年的古村落名数以万计。一个个地名,承载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正如一位历史地理学家所说:“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正因如此,对乡村居民点、道路街巷等进行规范命名,当有敬畏历史的审慎心态,关照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以及社会观念,推动乡村地名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诗人诗句中的愿景,正在广袤乡村成为现实。为乡村著名已经取得阶段成效,如何将其提至保护乡村源远流长的命脉的高度,防止命名简单化、随意性、盲目性,仍然需要注意。针对一些城市大搞古城重建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一些地方热衷于改老地名,喜欢起一些洋气一点的地名,“不仅群众看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而且也割断了地名文脉、不利于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乡村“著名”,不能只是闷头冥想,而是需要与历史展开“深情对话”,向当地居民广纳意见,提高地名文化内涵,彰显乡村和美气韵,让地名成为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
如今,人们对乡村空间定位精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规范地名,既能发挥好指路辨向的作用,也能成为美丽乡村的“微景观”。在广西兴安县,当地利用灵渠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街巷道路命名,丰富了地名的文化底蕴;在湖南泸溪县五果溜村,农田旁一条乡道立起了“五果路”的路牌,为游客指向;在浙江等地,一些乡村安装了“数字门牌”,成为当地村民享受便民服务的“入口”……为乡村著名,解决的是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命名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夯实乡村精准治理基础、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活跃乡村文化,让地名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从地名承载的文化内涵,连接人们的精神追求,到挖掘乡村地名文化助力打造精品旅游示范带,再到推出带有地名标志的“乡字号”农产品,可以说,让地名在传承发展中彰显新光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吸引力、发展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