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带水河小浪花见证——

上中下游“手拉手”“聚硒王”闯出致富路

恩施市屯堡乡,星罗棋布的民居与清江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胡弦 彭一苇 刘宇 通讯员 李斌 余桃晶

流域名片

带水河位于恩施市龙凤镇境内,是清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龙马村茶山河与纸厂河交汇处,由8条支流汇集而成,全长26.6公里,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流经龙马、龙凤2个集镇的11个村(社区),流域内人口约8万人。9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带水河流域。

我是带水河里的一朵小浪花。从小我就知道,带水河所在的恩施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长江入鄂第一站。带水河两岸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安全风险较高。

这几年,恩施州以带水河为试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听带水河小流域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东说,由于缺乏系统观念和统筹意识,带水河沿岸相关规划单打独斗、协同性差,流域特色资源挖掘不够。

治理的第一步,便是上、中、下游“手拉手、一起走”。人们划定流域自然保护岸线,13.7公里的河道清淤疏浚完成了,13公里的生态护坡也建好了。

可龙凤镇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赵鑫还觉得不够。他说,想治理好带水河,要坚持城镇、农村一起治,畜禽粪污、生活污水一起治,协同推进污染治理。

如何收集污水?恩施市绿源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们想了三种办法:对于较为集中的集镇生活污水,可直接纳管进污水处理厂;对于集中居民点的生活污水,建设人工湿地开展处理;而山村中的分散村户,则建设三格化粪池,一户一收集、一处理。只有把生活和生产污水收集处理得越彻底,我身边清澈的小浪花才会越来越多。为此,去年,龙马污水处理厂投入800多万元,管网入户率提高到90%。

在人们的努力下,包裹住我们小浪花的污水不见了。经过系统治理,带水河上游水质持续稳定在Ⅰ类,中游水质由原来的Ⅲ类提升至Ⅱ类,下游水质由原来的Ⅳ类提升至Ⅲ类。

生态治理好的同时,上、中、下游的人们也盘算着各具特色的致富新路子。在上游,我看到这里建起了一排排智能化大棚。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夏明华说,大棚里种的是一种被称为“聚硒之王”的蔬菜——堇叶碎米荠,公司流转了1120亩土地,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

古今医书都对堇叶碎米荠的价值极为肯定,民间称它为野油菜,将它作药防治疾病的历史也很悠久。我的家乡恩施,被人们称作“华中药库”。很早以前,我就认识了堇叶碎米荠。它长着绿色的叶子,开着小白花,开花的时候沿着河岸都能闻到淡淡的香气。

我看到,夏明华让堇叶碎米荠住进了智能化大棚。别看现在“秋老虎”正盛,不用堇叶碎米荠喊热喊渴,大棚上的漫反射玻璃和热源泵就会及时启动,稳定棚内温、湿度,一年四季都可生长。

夏明华给堇叶碎米荠安排的“小床”就更高级了。这是一种潮汐式苗床,根据光照、蒸腾量等指标,苗床自动为幼苗灌溉水肥,且可循环利用,精准控制水肥停留时间。

这样孕育出来的野油菜,带出了新的致富路。夏明华说,堇叶碎米荠的种养、加工已形成了富硒产业链,每亩附加值达10万元,带动农户年增收5000余元,村集体经营公司每年可分红15万元。

中游的人们也不甘落后。这里通过改造梯田、修建沟渠,高标准改造7000亩农田。过去,杉木坝村村民彭章翠就种着自家3亩地里的玉米红薯,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她成了100多亩土地的管理人。通过地里套种土豆和高粱,亩产提高了,村民的荷包也鼓起来了,彭章翠的综合收入翻了倍。

在下游,龙凤联强养殖场发展“猪—沼—果”循环农业,粪污发酵每年产生沼气2.4万立方米,可供给周边农户使用,沼液喷灌果园,沼渣发酵还田。我闻到,养殖场周边的异味不见了;我看到,枝头结出的果子也越来越肥美。


--> 2024-09-25 带水河小浪花见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9179.html 1 上中下游“手拉手”“聚硒王”闯出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