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

让利川坝漆重现流光溢彩

8月22日清晨,利川市毛坝镇田坝村,割漆人在深山中穿行。

8月22日凌晨,利川市毛坝镇田坝村,村民邓仁慈正在割漆。

割漆人收集坝漆。

8月23日,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漆器。

8月21日,利川市毛坝镇,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涂朝清(左)正在过滤生漆。

8月23日,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洪克俭(左)和徒弟田亚正在进行生漆改性合成实验。

8月23日,湖北霸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80后”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朱黎正在打磨漆器。

8月22日,利川市毛坝镇,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明国(左一)教授学生制作漆扇。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蔡俊

通讯员 邹雄艳 石进

8月22日凌晨4点,繁星满天。利川市毛坝镇田坝村,69岁的邓仁慈戴着头灯,斜挎竹篓,爬上了半山腰的漆树林,开始忙碌起来。

来到一棵高大的漆树前,邓仁慈用漆刀在树干上割开一个口子,轻轻挑开树皮,用贝壳嵌在口子的下方。乳白色的生漆顺着小口流出,缓缓流进贝壳。不一会儿,漆液氧化呈琥珀色,色彩斑斓。

“百里千刀一斤漆,割漆是体力活儿,更是技术活儿。”邓仁慈说,割漆的最佳时节是农历夏至到寒露,这一时间段漆树生长最为旺盛,汁多浆足,可以确保漆树在割漆后依然能够保持健康,同时保证生漆的质量和产量。

生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树脂,可以用作涂料。产自毛坝镇的生漆,因其抓木力强,耐高温、耐腐蚀,光泽度好,漆酚含量高达82%,是生漆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国漆”,有着“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色,提起钓鱼钩”的美名。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给利川供销社题赠“坝漆名冠全球”锦旗。

到20世纪80年代,利川坝漆产业发展盛极一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无序竞争造成坝漆大量掺假,加之化工油漆崛起,利川坝漆市场急剧萎缩,漆艺人才大量流失,坝漆“黯然失色”。

近年来,利川市大力推动坝漆制作技艺保护传承,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创新应用、制定行业规范等方式促进坝漆产业重现“流光溢彩”。目前全市已有坝漆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名,种植漆树林2万余亩,带动400多户漆农实现增收。2021年,坝漆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8岁的涂朝清是坝漆制作技艺的州级传承人,一直致力于坝漆的保护和传承,他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演示了传统坝漆的制作过程。

只见涂朝清端出一碗生漆,经过加热、过滤除杂、脱水氧化等工序,生漆变为黏稠的糨糊状,如同芝麻酱一般。随后,涂朝清拿出一只还未完工的漆盘,将坝漆均匀地涂抹在表面。

“制作一件漆器,工序繁琐复杂,基本都要经历木胎、裱布、灰胎、髹漆、画工、打磨推光等步骤,仅髹漆一项就可能耗时数十天。”涂朝清介绍,髹完一层漆,要用水砂纸反复打磨,待完全干透,再髹涂下一层,反复数次,才能呈现饱满温润的触感。

在涂朝清的工作室,描金、螺钿、镶嵌等漆器琳琅满目,热烈而又神秘的色彩,营造出一片神秘绚丽的氛围,朴素中尽显华美。

随着一批批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发展,坝漆制作如今也有了新工艺。

利川市坝漆制作技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洪克俭,是利川市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的第一人。

为了让坝漆重现光彩,他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经过三年技术攻关,开发出精制生漆及其功能性涂料深加工示范生产线,成功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并大幅提高漆酶活性度,产能可达每年500吨,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还出口国外。

“今年以来,漆器定制、古建筑涂料和工业防腐涂料订单已超过200万元。”洪克俭表示,如今,坝漆材料不仅用于制作家具,还大量用于古建筑修缮、工业设备防腐等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2024-09-2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8964.html 1 让利川坝漆重现流光溢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