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刘爱理
车城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十堰经开区,也因汽车产业发展而设。
经过33年发展,这里聚集起12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具备年产50万辆整车能力,成为全国少有的“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交易基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如何围绕汽车这一主导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依托十堰基础雄厚的汽车产业优势,主动聚焦聚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四大产业集群。”8月25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龚百林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分享十堰经开区培育汽车产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
形成“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武汉—襄樊—十堰千里汽车工业走廊建设,十堰市在东大门白浪的荒郊野外启动了开发区建设。
20年前,风靡全国的国民微型车东风小康,就诞生于十堰经开区。
2003年,重庆渝安与东风公司合作建厂;2005年1月,第一台东风小康微型车下线;2012年,实现第100万辆车下线。东风小康仅用7年时间,一举跻身全国微型车前三甲。
靠在十堰经开区打下的基础,东风小康母公司赛力斯集团(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先后在湖北十堰、重庆两地建设两大整车生产基地、5个智能化制造工厂。
走进位于十堰经开区空港产业园的赛力斯(湖北)汽车制造基地,生产线繁忙有序。这座投资40亿元建设的汽车工厂,采用全球领先生产工艺,不仅能实现生产线上各类车型、各种颜色瞬时切换,还能同时生产油车、电车,又能生产微型商用车、乘用车。
在此基础上,十堰经开区引入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引导辖区东风特汽、世纪中远、吉神汽车、帕菲特、宝路汽车等传统燃油车企向氢能、纯电转型,引导辖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转型,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供应配套稳定的“商乘并举、油电并重”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十堰经开区已发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交易基地。
“十堰每生产10台新能源车,就有8台产自十堰经开区。”龚百林自豪地介绍,区内具备生产70多种车型和年产50万辆整车的能力。预计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车产值将达全区整车企业产值的60%以上。
易捷特新能源车去年出口超5万辆
走进位于十堰经开区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这里每150秒就有1辆新能源乘用车下线,并出口欧洲、南北美洲市场。
2023年,十堰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出口6.5万辆;其中,易捷特出口新能源乘用车5.4万辆,成为湖北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
今年6月,易捷特新研发的BBG24纯电动乘用车实现量产。与以往车型不同的是,这款新车型用上十堰“本地心”。3月以来,由远景动力十堰基地生产的动力电池交付易捷特使用,不仅降低易捷特采购成本、缩短物流周期,还有力保障供应链安全。
“在新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是跃升的动力,也是开拓的使命。”龚百林介绍,十堰经开区围绕汽车全产业链,构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安全应急装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和“气候”,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3年初,十堰经开区引入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与东风特汽合作,研发制造无人驾驶公交车,先后在雄安新区、重庆、武汉等地投入运营,并组建车队服务杭州亚运会。同时,布局无人驾驶汽车应用场景。2023年底,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十堰经开区17公里开放道路上试运营。十堰成为继武汉之后,省内第二个启动智能网联应用场景示范运营的城市。
凭借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试水”打下的基础,今年7月,十堰成为全国首批20个城市(联合体)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
目前,该区内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3家、专精特新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隐形冠军17家、新物种及瞪羚企业5家。
优化供应链,综合成本降低3个百分点以上
9月4日,位于十堰经开区的宝路汽车产业(十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电焊火花四溅,工人们正忙着焊装专用车大箱。
“与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公司合作后,得益于稳定的供应链保障,综合成本降低3至7个百分点。”宝路汽车产业园负责人夏书涛介绍。
十堰市通过搭建、优化汽车产业供应链,推动降本、增效、提质。2023年4月,该市参与组建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有限公司,为区域汽车产业提供原材料集采、整车进出口、整车及零部件分销等服务。
“聚业成链,才能保证供应链安全,在市场上才有话语权。”龚百林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以供应链思维重构产业链,着力构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贸汽配、专用车、外贸出口“四个产业联盟”,持续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市场竞争力。充分整合产业联盟企业资源,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产业基础。
“公司客户需要一款多功能道路救援车,具备起重吊运、移动补电、轮胎换修等功能,订单至少500台,老总们若有兴趣,可以共同开发产品。”今年初,在十堰经开区组织的一场专用车产业联盟企业沙龙活动中,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世海邀请联盟企业合作,共同拿下订单。
“联盟企业间合作,研发、生产效率显著提升。”郑世海介绍,在专用车产业联盟企业合作努力下,仅用半年多,一款纯电动多功能道路救援车在十堰经开区研制成功。目前,两台样车已送到客户公司进行道路实景测试。
开发区名片
十堰经开区于1991年成立,是全省首批9个开发区之一,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
包括东城工业园、西城工业园、十堰工业经济园区3个园区,先后获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应急装备基地、中国最佳汽车产业示范经开区、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等9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十堰经开区聚集整车企业4家、专用车企业10家,具备生产70多种车型和年产50万辆整车能力;链聚零部件企业1200多家,可生产700多种总成、3000多种零部件,有22种零部件产业链产品位居全国、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