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通讯员 仁轩
各国家机关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4年3月,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我省实施办法,依法保障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
长期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服务代表履职为中心,以提高代表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代表活动实效为目标,不断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丰富代表活动形式,拓展代表履职渠道,服务人大代表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动员10万名人大代表,擦亮代表行动“金名片”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一项重大举措。
如何调动全省四级人大、10万名五级人大代表积极性,成为“共同缔造”的生力军,让人大工作“触角”直抵基层一线?
2023年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采取“1+N”方式,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大主题,谋篇布局、持续深化全省代表行动。
把党委所重、政府所急、法律所赋、代表所能、群众所盼的问题及时呈现,架起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在各个领域,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民代言人、社会模范、岗位先进三重角色优势,助推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交出了代表行动成绩单:各地坚持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选择了510多个小切口,代表参加活动共计20余万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6万条,其中已办结2.1万条。
代表行动,自2017年起开展,连续8年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已成为我省人大工作的“金名片”。
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聚力脱贫攻坚开展代表行动。代表反映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饮水安全、道路交通、易地扶贫搬迁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0年,聚焦疫情防控、疫后重振,动员组织全省9.3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当先锋作表率投入疫情防控。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受到国家级表彰43人次、省级表彰66人次。
2021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喜走访调研、协调沟通,帮助打出一口“救急井”,保障500亩苗木的灌溉。
2022年6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发出《致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要求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省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2023年12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交流。
夯实“两个联系”制度机制,代表选民“双向奔赴”
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代表履职尽责之基。
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领衔“完善‘两个联系’机制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湖北实践”重大改革项目。
“要总结过去好的做法,聚焦工作短板,采取改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两个联系’工作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在深入各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后,形成《关于完善“两个联系”机制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湖北实践》的调研报告。
制度创新,推动改革落实。此后,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常委会联系省人大代表办法、完善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
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
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建立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以及各选举单位共同参与,代工委综合协调的代表工作机制,形成联系代表、服务代表的合力。
完善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到基层调研必访代表等制度。2023年,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省人大代表365名,各专(工)委常态化联系专业领域代表146名,实现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全覆盖。
人民是民意与民智的关键源头。要畅通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渠道,切实保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健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机制——
出台关于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意见。
建成湖北人大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集成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备案审查、司法监督、固定资产投资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等平台功能,真正发挥民意“直通车”功效。
坚持共建共用共享,调整优化联系点和立法研究基地设置,目前省级共建有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个立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密切联系群众的“直通车”,探索“烟火气”的基层实践
“邓兰舟‘民主早班车’是一种基层探索的成功经验,也是一个观察中国式民主基层实践的窗口。”
今年初,《人民代表报》推出2023年《代表周刊》十大经典案例,“小邓师傅”的民主早班车位列其中。入选评语中这样写道。
行走城乡、广纳民意、践行民主,把基层群众的声音带出来,把解决问题的办法送进去……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代表邓兰舟驾驶的城乡小巴车开通“民主早班车”,这条线路也成了民意表达之路。
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充满“烟火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民主早班车是我省探索之一。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各地人大进一步密切代表同群众联系、加强代表联络机构建设,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让人大代表更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更积极为民建言发声——
“代表联络站”让群众“说事”有地方。坚持五级代表混合编组,全省建立6320个代表小组,通过组织代表进站履职,开展代表行动、选民接待日、代表走访月、代表直通车等活动,把服务延伸到街道和乡村。
面对面交流让群众与代表心贴心。探索湾子夜话、代表有约、人民议事厅等基层民主路径,支持基层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打造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云上” 联络与对话让代表履职全天候。不断完善数字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拓展代表专线、代表直播间、“码上见”“云接待”等线上民主议事载体,以数字赋能,做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开启人大代表全天候履职新模式。
同时,省人大常委会还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高度,深刻认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认真研究办理代表每一个建议,高质量做好建议交办督办工作,确保建议“代表说了不白说、群众提了不白提”,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摸得着、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