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全域整治惠荆楚 一子落下满盘活

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全域国土整治后喜获丰收。

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代表发言。

保康县马桥镇冷水稻丰收。

鄂州汀祖镇国土综合整治后,矿区变景区。

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办事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整出大田好种粮。

近日,自然资源部在重庆召开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分享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湖北经验。

湖北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因势而谋、顺势而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方位推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坚持“四个率先”高位谋篇起势

2018年我省率先在嘉鱼、公安、仙桃和天门探索从单一要素的农田整治到山水林田湖草多要素综合整治,2019年率先出台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成为继浙江之后全国第二个由省政府发文部署的省份,2021年率先编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2022年率先开展工业园区和流域单元国土综合整治试点。

全省107个项目串连成珠、起势成势,建设总规模537万亩,已完成投资223亿元,项目数量、整治面积、投资额度全国靠前,一批项目取得积极成效。

突出“四个聚焦”打造荆楚品牌

聚焦耕地保护,守牢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牢记“国之大者”,重点在江汉平原开展“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守护湖北黑土地。推动林耕置换试点,优化耕地布局。全省累计整治农用地242万亩,新增耕地13.8万亩,减少碎片化耕地11.2万亩,提高粮食产能2.8亿斤,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底线。

聚焦流域治理,擦亮生态底色。水是湖北最大特色,探索以水为脉,以小流域为整治单元,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治理,形成“全域+流域”的整治模式。累计在19个三、四级小流域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修复水系1300多公里,修复生态面积24万多亩。

聚焦产业振兴,激活乡土价值。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统筹做好农村“人、地、钱、产”四篇文章,深入挖掘乡村生态价值、生产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强化产业导入,盘活闲置土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项目落地。全省累计整治389个乡村,减少建设用地4.6万亩,引进287个新产业、新业态,唤回乡村的诗意与富足,缔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聚焦共同缔造,强化基层治理。坚持规划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探索在36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采取“项目补一点、政府筹一点、能人捐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近1.2亿元,解决群众房前屋后、急难愁盼小事实事,实现政府和群众双向奔赴。

构建“四个机制”保障行稳致远

“规建管”融合机制。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落实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发现空间矛盾,识别空间风险,解决空间问题,提升空间价值,转动空间“魔方”,以空间布局的有序促进发展的有序。在项目建设中探索设置5-10年运营期,推进投、融、建、管、运全生命周期运行,提高项目规划、建设、管理融合水平。

“政银企”合作机制。省自然资源厅携手省农发行、省农发集团等金融机构和省属平台公司,构建“政府把方向、银行保资金、企业管建设”的合作机制,多元化筹措资金。今年,又推动成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产业联盟,汇聚技术、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服务项目建设。全省累计引进社会资本168亿元,全国首笔国开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融资贷款落户湖北仙桃。省农发行已授信近20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20亿元。

“全链条”管理机制。先后出台项目规划、设计、实施、验收、绩效评价、资金奖补、风险防控、景观营造等系列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建好制度标准护栏。《湖北省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的地方行业标准。

“产学研”协作机制。依托自然资源部在我省设立的“江汉平原一体化国土整治修复科研工作站”,实施“部+省+科研院所+市州局”一体化产学研模式。开展联学联建,扩大朋友圈,先后4次在全国会议上典型交流,推广湖北经验和品牌。

湖北评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十大优秀范例

近期,经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和综合考评,评选出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十大优秀范例,其中孝南朱湖、应城杨河、宣恩椒园三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优秀范例涵盖平原、丘陵、山区等地貌类型,覆盖小流域治理型、生态修复型、耕地保护型、城乡融合型、共同缔造型等多种整治类型,均结合本地实际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在服务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产业发展、空间治理、重点项目落地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和先进典型。

我省2020年正式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试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综合运用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空间优化等政策工具,统筹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共实施107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总规模537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已实际投资223亿余元,建成一批示范项目,形成了“政银企”合作、乡村振兴、小流域治理、共同缔造、产业联盟等湖北特色亮点。

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推进小流域治理,守护绿水青山。孝感市孝南区朱湖项目围绕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强全过程保护修复和适宜利用,打造2000亩湿地大湖、1200亩多功能圩田、2800亩生态旅游观光景区,湿地流域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项目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疏浚河道15公里,完成800亩退渔还湖、两湖连通工程,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整治目标。

二是坚持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建设千亩方万亩方工程,助力农业现代化。应城市杨河项目,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通过实施小田并大田工程,建成1.5万亩“万亩方”和5000亩“千亩方”的高标准农田,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省级绩效评价的项目。当阳市玉泉项目,统筹旱改水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个万亩丰产带、2个千亩示范片、3个百亩高产方,累计减少5亩以下零星耕地200多块。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产业用地需求,促进三产融合。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项目通过矿山生态复垦,产生增减挂钩指标1700余亩,建设“十里画廊”旅游示范带,建成岳石洪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在保障项目区二三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项目,通过实施增减挂钩工程,腾挪约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建成4.3万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场用于粮食储存和加工,建设“向阳湖五七干校”文旅基地,传承和发扬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宣恩县椒园镇项目通过整治800多户农村废弃宅基地,盘活建设用地空间,保障三产融合用地需求,推动乡村旅游,带动发展民宿48家,农家乐32家,实现整治服务产业,产业反哺整治的双向奔赴。

四是践行“五共”理念,推进共同缔造,探索乡村治理新格局。当阳市玉泉项目按照“扩宽一条路、整治一条河、美丽一条塆”的总体目标,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推动山边、路边、塆边、水边环境整治及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等“四边四园”建设行动,努力构建“房前花果香、屋后树隐房”的美好环境。安陆市木梓项目践行“五共”理念,对老旧村湾进行拆除,对保留村湾和新建安置区进行环境美化亮化,实现了村湾看不到乱倒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等“脏、乱、差”现象,塘坝沟渠修葺一新,初步建成环境优美的和美乡村。

五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公安县麻豪口项目,实施“小田并大田”和“一户一田”工程,整治标准化格田14000亩,扩大稻虾产业面积5215亩,打造虾稻规模化种养产业,壮大村集体实力,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仙桃市郭河项目以农地整治为重点,打造集中连片、整齐划一、设施配套的近4000亩高标准农田,引入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统一经营,形成“公司+农户+服务”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实现集体、农民、公司多赢。保康县马桥项目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将高山露天废弃矿山整治为高山休闲观光综合场、将废弃矿洞整治为大型地下恒温食用菌培育基地,推动矿区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

2024年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优秀范例

2020年度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办事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0年度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2年度当阳市玉泉街道办事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0年度应城市杨河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2年度公安县麻豪口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0年度保康县马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0年度鄂城市鄂城区汀祖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2年度仙桃市郭河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2年度安陆市木梓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2020年度宣恩县椒园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撰文:连子康 叶峻岭

策划: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省国土整治中心

--> 2024-09-2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8690.html 1 全域整治惠荆楚 一子落下满盘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