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刘天纵 杨千帆 河南日报记者 王平 杨伟
许昌篇
采访地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受水地河南省许昌市
受水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许昌段全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供向许昌市区、襄城县、禹州市及神垕镇、鄢陵县、长葛市,受益人口280万。
在炽热高温的窑炉里,钧瓷与火焰热烈交融,釉色如梦似幻地流淌。
“开窑啦!”9月17日,河南神垕古镇坪山钧窑,窑门缓缓打开,工匠小心翼翼地将瓷器取出。在自然窑变的作用下,钧瓷幻化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
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神垕古镇是声名远扬的钧瓷之都,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但鲜有人知道,华美的钧瓷背后是千百年来难解的缺水之困。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2015年,神垕镇成为中线工程唯一的乡镇级受水单位,古镇和钧瓷焕发新彩。
干渴记忆
地下井挖到七八百米深打不出水
神垕古镇依地势而建的古民居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店铺里的钧瓷流光溢彩。
这座古镇曾是禹州市最缺水的乡镇,镇上有4.7万人,水厂每天供水却不到1000立方米,缺口量大且用水成本高、水质差,严重困扰着古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该镇宣传委员陈火炬讲起这段干渴的记忆,直摇头。
过去,水窖是神垕镇家家户户的“标配”,用来收集雨水。到上世纪80年代,镇里建了水厂,在水资源较丰富的翟村打井,“东水西调”解决镇区吃水问题。可到2011年,井水几近枯竭,挖到七八百米深都打不出水。后来,水厂改用周边水库的水,只能限量供水,停水成了家常便饭。
距神垕镇3公里开外的凤翅山南麓,有一座始建于东汉的灵泉寺,寺里有一口灵泉井,附近群众常常提着小壶大桶去接水。陈火炬说,不少居民家都自备拉水车,争取一趟多拉几桶。村民还在山上修建了两个蓄水池,一个如敞口水井,提水上来;一个接水管,却没有水龙头,需要插根胶管,然后用嘴吸,把水引出来。
居民喝水难,钧瓷企业用水更难。镇上200多家钧瓷企业,得从30公里外一车车拉水回来,生产用水无法保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让神垕镇的用水局面彻底改变。”陈火炬介绍,2015年1月12日,神垕供水配套工程建成通水,通过任坡泵站加压向神垕镇水厂供水,清澈的“南水”流入古镇居民家。
据悉,神垕镇水厂日供水量1.3万立方米,供水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
钧瓷嬗变
“南水”打出的泥浆釉浆更细腻
丹江口库区水,对瓷器的烧制有“奇效”。
坪山钧窑是神垕镇一家有名的瓷器厂。店员蔡依琳告诉记者,一件钧瓷成品,所有颜色都是在泥与火的交融碰撞下自然形成。但钧瓷具有“十窑九不成”的特点,对于有瑕疵、达不到品质要求的钧瓷作品,统统要砸碎。因此,一件上等孤品,往往背负着一窑或几窑烧坏作品的成本。
“以前的水不仅贵,杂质也多,打出的泥浆、釉浆难免有颗粒,烧制出来的瓷器表面粗糙带有黑斑,品相不高,砸掉不少。”蔡依琳坦言,现在烧瓷用的水都是丹江口水库的水,调制的泥浆、釉浆柔软细腻,烧好的瓷器釉面光滑细润、晶莹剔透,品质极佳,损毁率减少,价格也能提高两到三成。
窑口不再为水犯难,更专注于钻研釉方。“配釉是每家窑口的独门秘籍。”蔡依琳说,坪山钧窑的核心釉色为“孔雀醉”,蓝、紫、红相间,深沉而绚丽,细微处如鳞似羽,片片铺设,极具魅力。近些年来,坪山钧窑多件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
孔家钧窑、大宋官窑、金堂钧窑、星航钧窑……悠悠“南水”延续了古镇和钧瓷技艺的生命,演绎“一窑一品、一窑一景”的独特。
目前,全镇共有266家钧瓷企业,年产钧瓷200万件以上,各类其他陶瓷产品超过6亿件,年产值达28亿元,去年入选全国“千强镇”。
古镇梦想
“窑”身一变续写瓷都传奇
在神垕镇,小院里的花池、院墙上的花盆、屋檐下的鱼缸、家家户户用的餐具……可谓无处不钧瓷。
近年来,古镇不断探索钧瓷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走进钧瓷工业文化园,感受钧瓷文化与工业旅游的交融之美。这座钧瓷工业文化园前身是1949年建设的人民工厂,后几经更名,于上世纪90年代停产。园区艺术总监孔相卿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父是工厂第一代技术员。
2002年,孔相卿接手工厂,通过改造厂房、改革工艺,让工厂重新恢复生产。
2016年,孔相卿升级工厂,引入孔家窑钧瓷艺术馆、钧瓷工业历史馆等,打造成钧瓷工业文化园。去年,钧瓷工业文化园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古镇不“古”,成为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打卡地。家住许昌市区的游客唐女士常常带着孩子来逛古镇,在钧瓷技艺传习馆体验钧瓷制作过程,在神垕老食堂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再到文创商店挑选一件喜欢的钧瓷小件带回家,沉浸式体验钧瓷文化。
乡愁正浓,槐树湾创客基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大师40余人,建成杨根成艺术馆、三味瓷屋以及创意民宿等一批创客项目。
神垕镇以钧瓷产业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上半年,神垕古镇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