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

努力打造全国小龙虾全产业链标杆

□ 湖北省社科联“中国调查”课题组

———— 编者按 ————

8月中旬,省社科联组织的“2024年省社科专家市县行”活动在潜江进行。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调研组,围绕“潜江推进龙虾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研究”主题,深入潜江、长沙、盱眙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湖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指出,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潜江通过持续打造“潜江龙虾”这一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潜江要通过“虾稻共作”模式深化农业生态化、产业链延伸、品牌化运作与文化推广,以“农业链、产业链、文化链、品牌链、科技链”赋能小龙虾产业,推动小龙虾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将潜江打造成全国小龙虾全产业链标杆。

强化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加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技术攻关。积极推动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速开展小龙虾优良品种技术的攻关研究。重点支持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研发与推广中的核心作用,为小龙虾产业提供优质种苗与技术支持。鼓励行业领军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小龙虾良种场的建设,促进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繁育,加快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示范中心的建立。

加大对养殖创新技术推广力度。政府要通过现场教学、在线辅导和跟踪指导等多样化方式,持续优化技术推广服务。推广虾稻共作一体化繁养标准化生产模式,精确控制养殖环境和饲料投放,减少资源浪费,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虾稻共作繁养分离模式的宣传与实施,优化养殖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虾稻共作立体生态综合模式的养殖规模,通过多层次的生态循环,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加快推进养殖基地升级改造。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优先为熊口镇、老新镇、张金镇、龙湾镇、积玉口镇和浩口镇等虾稻共作基地升级提供地方财政与农业资金。在区域规划中,重点推动这些区域的虾稻共作基地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基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落实“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林成景、排灌分离、生产休闲”的建设目标,完善基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工程的改造和绿化工程的推进,提升道路、电网等配套设施的现代化水平,配套建设适用于虾稻生产的专业生产用房。

提升对投入品监管力度。强化对饲料及渔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证小龙虾饲料及渔药的安全性。在经营环节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流通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环节同样需要加强监督,确保养殖户依法依规使用合法的饲料和渔药。通过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措施,有效提升小龙虾产品的质量安全,降低整个产业的系统性风险。

提升第二产业的精细化水平

优化产业整体布局。统筹协调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加工的协同发展,提升各环节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加工技术的升级与创新。通过加快建设40万吨大型冷库和50万吨潜江龙虾精深加工集聚区,打造具有集聚效应和示范效益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依托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吸引和培育实力雄厚的加工企业成为当务之急。通过积极引进全国领先的小龙虾精深加工企业,可以为当地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壮大龙头企业综合实力。潜江“华山—赵脑联合体”模式为小龙虾行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可以依托柳伍水产、昌贵水产、潜网集团和中虾农业等区域龙头企业,建立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强化规模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和整合作用。加快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培育,特别是在调味品领域,支持如晓飞歌、郝大虾、扬名等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

增强重点企业标准意识。通过严格执行标准,企业可以在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标准化还能够有效规范产业行为,减少因各企业执行标准不一而带来的市场混乱与质量风险。这将推动小龙虾产业链从依赖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注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依托国内外具备领先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若干支科技研发人才队伍,通过多学科协同合作,构建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推行“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小龙虾加工技术的研发中来,专注于即食产品、调味料等市场需求广泛的产品领域,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扩展精深加工的应用领域。围绕小龙虾食品的制作、调味和保存等环节进行深度加工,丰富潜江龙虾产品的种类。研发甲壳素、壳聚糖等产品的环保加工新技术,推动低聚糖(壳寡糖)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一般食品、化工等小龙虾精深加工产品基础上细分潜江龙虾加工市场,提高潜江龙虾的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龙虾加工业的整体效益。

完善第三产业的服务能力

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强化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进与培养营销人才,建立完善的小龙虾电商培训体系。支持虾谷360平台的建设,利用该平台持续开展线上销售,并深化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直播销售,以创新的方式展示产品,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加快社区电商的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途径。

提升美食品牌影响力。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烹饪技术与食材搭配,研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龙虾菜品。整合“潜江龙虾”品牌资源,充分发挥品牌集聚效应,打造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原辅料全国统一配给体系。发展总部经济,支持龙虾主题快餐店和连锁店的建设。重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小龙虾餐饮连锁品牌,塑造高端品牌形象,提升潜江龙虾在餐饮业的市场份额与知名度。

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养殖方式、优化加工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效能。加强冷链物流和仓储环节是确保小龙虾在运输过程中新鲜度与品质的关键。加强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冷链物流,确保小龙虾产品保持新鲜。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也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文旅融合助力产业多元发展。深入发掘潜江龙虾的独特文化价值,构建产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重点依托“虾稻连作”“虾稻共作”发源地,龙虾展馆、生态龙虾城、龙虾特色小镇和虾谷小镇等标志性龙虾文化旅游景点,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开发具有创意的文旅项目与纪念品,将文化元素与龙虾产业紧密结合,增强品牌的文化价值与市场吸引力。通过举办特色美食节、传承民俗文化、创新农业体验活动、丰富休闲娱乐项目、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等形式,促进潜江龙虾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执笔人:李正宏,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王刚,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 2024-09-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8573.html 1 努力打造全国小龙虾全产业链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