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

行走万里长江用“脚”写出一部散文集

纪实散文集《上上长江》封面图。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唐靓

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启幕。长江流域13省区市在江城武汉携手,共同礼赞母亲河。

这再次唤起著名作家刘醒龙行走长江的难忘记忆。几年前,他曾从长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到长江源头,一路走、一路写。那段震撼心灵的经历,不仅直接促成了一部纪实散文集《上上长江》的诞生,也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许多灵感与素材。

“长江沿途的自然风物与人文历史,每一次相遇,都能让人心情激荡很久。”刘醒龙感叹,这种难得的人生经历,注定会让自己长久地记住并回忆。

一部“用脚写出来”的散文集

长江源头清澈的一滴水,从格拉丹东冰川开始流动,穿过崇山峻岭、水乡平原,直至汇入汪洋大海。一路探寻,怎不令人心潮澎湃?

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刘醒龙应楚天都市报邀请,开展了一场“万里长江人文行走”。在跨越一年、分为四个阶段的40天行走中,他从通达东海的吴淞口走到唐古拉山下的沱沱河,一路写下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壮美风光,追根文化脉络,记录巨大变化。

一篇篇“用脚写出来”的散文,最终结集成《上上长江》出版。这部散文集还被翻译成波兰文,走向波兰读者。

去年10月,《刘醒龙地理笔记》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为三部曲之一的新版《上上长江》,增补了他在不同时期为长江写过的不少篇章。

“书名将两个上字叠加在一起,首先想表达崇高、崇敬和崇尚的意思,其次有‘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义,形容长江是一种高远无上的存在。”刘醒龙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书名还有一层实在的意思,就是一行人沿着江水,一步步地向上去寻找源头。该书被翻译成波兰文时,译者意译为“向上游”,虽然简约,还算准确。

与古往今来的人事撞个满怀

面对一条大河,情怀会变得大气。这是刘醒龙的深切感受。

谈及行走长江的经历,刘醒龙说,长江水流了一万多里,而当时走过的路程远不止一万多里。对于沿途的自然风物与人文历史,以及一些难忘的事情,他记忆犹新: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野外遇见狼,实地听说长江江豚的故事,偶遇杜甫墓、望见李白墓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重返自己曾经亲历九八抗洪现场的簰洲湾,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将随身携带的氧气让给血氧极低的陌生人……

在刘醒龙看来,就文学创作而言,人和情感都要一起抵达“第一现场”。例如,在安徽和县,他望着烟雨迷茫的长江,真正读懂李清照《夏日绝句》咏项羽一诗的含义。来到滁州醉翁亭时,作为黄州老乡,他被王黄州(即王禹偁)的名字所吸引,联想到其《黄州竹楼记》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之间的某种关联,进而感叹历史的意味深长。

行走浩荡长江,不时地与古往今来的人事撞个满怀。在屈子祠和杜甫墓前,刘醒龙深深地鞠躬,“他们的品格文章太令人肃然起敬了”。

最令刘醒龙无法忘怀的是长江两岸的巨大变化,一路书写和记录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他感慨地说,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巨大发展与进步,才有可能用40天的时间完成如此行走。

用文学的形式与“楚”对话

前不久,刘醒龙去了晋西北的偏关老牛湾,在那里眺望黄河,写下了他第一篇关于黄河的散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国文学中永恒的母题。

“从古到今,关于长江的诗文就像‘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多。”刘醒龙笑言。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

刘醒龙认为,在长江文化中,楚文化是“天花板级”的存在之一。他的一些作品,弥散着强烈的楚文化特色。

楚国青铜文化灿烂瑰丽,从曾侯乙尊盘的奥秘到九鼎七簋的谜团,激发了刘醒龙的创作灵感,以青铜重器勾连起楚地历史和现实、人间过往和当下。今年7月,他的新作《听漏》出版,成为继《蟠虺》之后的又一部“青铜重器系列”长篇小说。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创作实践,在历史与当下之间寻找到一条文学艺术的大道。

刘醒龙说,用文学的形式与“楚”进行相隔两三千年的对话,一直有人在做,仍然值得我们用更好更有效的方式继续下去。

--> 2024-09-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8524.html 1 行走万里长江用“脚”写出一部散文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