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张曼舒 朱伟睿
走路怕摔、洗澡怕滑、起床困难……居家生活中,老年人因身体原因经常遇到难处。
老有所养,必先老有所居。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关系到老人能否居家安心养老。
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去年底,武汉市出台《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方案》,首批选取150个小区作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数据,目前已累计为约3000户老年人家庭提供改造。
试点以来,各类适老化改造进展如何?老人对适老化改造的感受度如何?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改造后,生活更安心了”
“你们来啦,快进来坐!”9月17日,武汉市江汉区桃林社区东方名都小区,居民刘桂英婆婆乐呵呵地打开门,招呼大家进屋。
“阿姨,家里的设施改造后,用得还习惯吗?”“习惯,很好用!”刘桂英和老伴都近70岁,患有风湿病等,腿脚不方便,常年需要辅助工具。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两口生活多有不便。
东方名都小区网格员陈凤莲一直很关注老人的需求,在家庭适老化改造这一惠民政策实施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了刘婆婆,随后携带相关申请表、服务指南来到刘婆婆家中,帮助她选择合适的改造项目。
今年5月,刘婆婆家中的适老化改造完成。以前做完饭经常忘记关火,这次厨房加了烟雾报警器;过去洗澡摔倒过,这次卫生间多了淋浴椅;之前晚上在家走路磕绊,这次添了感应小夜灯;还在床边加了起床护栏,地上铺了防滑垫……
“凳子既不滑也稳当,拉手多且方便,一拉就能站起来,生活方便多了,也安心多了。”对在家里加装的适老化设施,刘婆婆和老伴都十分满意。
改造完成的当天,刘婆婆特地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打电话,“看看家里改造得多好,不花一分钱,你可要好好工作,为国家作贡献。”
据悉,试点小区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内容分为15项,包括家中地面防滑处理,在家里安装扶手、淋浴椅、防撞标识、感应灯、智能门锁等。家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业主自愿提出申请,从15项改造内容中选择6项及以上进行改造,金额超过3000元的,由政府给予3000元补贴。
居民点单,按需改造
一个防滑扶手,一个淋浴凳,一个智能感应灯……看似不起眼的适老化改造,却解决了老年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生活难”等问题。
家住东西湖区径河街金龙湾社区的许婆婆,同样享受了适老化改造带来的方便。
“我的肩膀和手臂经常酸疼,不能抬高。有了这个晾衣架,收衣、晾晒都不费力。”只见许婆婆走到阳台,手中拿着遥控器轻轻一按,晾衣架缓缓降落,便能轻松地将衣服挂上晾衣架。
今年4月,社区工作人员登门,拿着一张清单让老两口挑选改造项目。惊喜之余,许婆婆和老伴当即商量了几处需要改造的地方,加装了智能门锁、防滑垫、智能晾衣架、定位手表。
据了解,适老化按照“自愿选择、需求导向、公开规范、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原则,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社区前期深入老人家里摸底,了解老人需求,按照“一户一档”要求汇总后形成改造清单,再分发给老年人家庭,由居民们自由搭配改造项目。
“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等因素,适老化改造项目不能一刀切,每个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老人房间面积较小,无法过多做改造,有的老年人对卫生间的改造需求更迫切。”金龙湾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居民点单的形式,将改造服务送上门,确保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
瞄准银发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改造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人意识到,改造对自己有益,申请积极性也在提高。
从走访几个区的改造情况发现,老人的养老消费习惯在逐步培育和激发。有些老人家庭尝到改造甜头,就不会停留在基础补贴层面。如果他们发现有更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或服务,即使不在补贴范围,也愿意买单。
武汉东湖高新区关东街道江南社区,60多岁的吴婆婆家今年5月完成了适老改造,“除了补贴套餐内的产品,我还自费购买了智能马桶,生活更方便些。”
居民结合自身需要,搭配改造产品,在拉动银发经济消费上也有一定作用。据住建部的数据,仅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直接市场份额就达到3万亿元。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试点通过居家适老化“小改造”,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大幸福”。一是居民得了实惠,增强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与安全感;二是刺激了居家养老市场,从目前全市签约改造情况看,江汉区、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在4000元以上的户数占比较高;三是企业拓展了服务,依托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物业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为辖区内老年人家庭提供用餐、家政护理、维修维保、健康管理、保健理疗等服务。
“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政府要以补贴来引导市场、撬动市场,进一步丰富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最终带动产业服务链的形成,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系主任杜鹏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