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5日

更加清晰地呈现长江中游的文明画卷

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休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 王巍

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启动了一项多学科结合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中游是这一工程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区域。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比较发达,文化内涵颇具特色。

长江中游地区经历了同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同步而又具有自身特点的文明化进程,即万年奠基、七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四千一百年转型、三千六百年融入中原引领的王国文明格局中。

长江中游地区万年奠基,是以九千年的彭头山文化为代表的。七八千年起步,其表现是精神层面的丰富、陶器的进步。七八千年前的遗址,以高庙为代表,精神层面非常丰富。六千年加速,可以看到像城头山这样的遗址。但是六千年到五千年,就是六千年到屈家岭文化的发达阶段。这个进程虽然大体上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同步,但是各个阶段都相对欠缺一些关键资料。到后来五千多年进入的时候,以屈家岭中晚期为代表,然后四千一百年左右转型,所谓的后石家河肖家屋脊文化的出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尤其是距今六千到五千多年,它的彩陶向周围有一个强烈的辐射,最早是在陕晋豫交界区,包括甘肃南部,在六千年左右的时候,扩展到河南全境、山西南部等地。等到五千四百年到五千年的时候,扩展到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中下游和河套地区乃至辽宁西部。第一次出现中原文化向周围的扩展,扩展起码到了江汉平原这一带,第一次形成了中原地区对周围文化的辐射。

长江中游地区在同周边其他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距今5000年前后,构成早期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伟大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第一,相较于良渚的玉琮、玉璧,长江中游有最早的陶器的发明,时间上不晚于一万五六千年前,这是很突出的代表。第二,以高庙文化为代表的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都可以追溯到那里。第三,有包括漆器的发达、纺织丝绸的技术以及曾侯系列墓所反映的以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第四,长江下游的稻作有万年历史,但是长江中游地区最起码对稻作的利用,跟陶器是几乎同时的,可能有一万几千年的历史。现在讲稻作起源是长江中下游,而且水稻的发明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重大的贡献。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水稻的发明不是在野生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而是在边缘。第五,长江中游基于其地理位置,在与中原地区互动的同时也和长江下游及长江上游进行互动。长江中游的先民对于后来古蜀文明的形成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破解,有很多缺环有待填补。这些未解之谜和缺环鼓励或引导专家学者,包括社会人士,去更加关心和做进一步的研究,让长江中游的文明画卷和辉煌成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图景更好地展现在国人和世界面前。

--> 2024-09-1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8236.html 1 更加清晰地呈现长江中游的文明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