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真真、通讯员吴非)手机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会自动调节亮度;接电话手机靠近耳朵时会自动息屏,接完电话离开耳朵又会自动亮屏;戴上蓝牙耳机听歌,取下耳机时歌曲会自动暂停,重新戴上时又自动接续播放……这些都是光感芯片对于环境光强度、接近光的距离识别而产生的智能应用。
在以往手机屏可以挖孔或者留窄缝时,光感芯片置于孔或缝下,实时感应光线比较容易。然而,在全面屏时代,光感芯片需要置于手机屏下,隔着手机屏感应光线,相当于是蒙住了眼睛还要感光。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023年以前,我国手机制造所需的屏下光感芯片,基本靠进口。9月10日,记者从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聚芯微”)获悉,这家位于光谷的企业已突破屏下光感芯片技术,并在国内率先批量出货,成功实现高端国产替代。
技术突破难在哪里?聚芯微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有屏幕阻隔,屏下光感芯片灵敏度要提升数十倍,同时,还要消除屏幕自发光带来的干扰。“形象地说,虽然被蒙住了眼睛,但我们要做到精准透视。”
为攻克种种技术细节,聚芯微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了“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的光电子传感器芯片”技术需求,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团队“揭榜”。双方联合攻关,终于实现技术突破,屏下光感芯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据了解,光感芯片突破后,从芯片设计、代工到测试、封装的全国产化光感芯片生产链,正在加速形成。这不仅稳定了供应链,还为未来更丰富的应用创新提供了可能。
2023年6月,湖北以光谷为主体建设科创供应链平台,如今已经基本建立了面向企业创新需求的“地网”服务体系,上线运行了覆盖技术、人才、资金、场景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数字化“天网”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链接全球专家信息29万条、发明专利5200多万条、科创政策1万多条、服务机构1500多家,企业创新需求超过2.2万项、匹配成功6200余项,“以需定供”的全新创新模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