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吴宇睿 通讯员 李晓军
“这一趟真没白来,我安心了,就在枣阳住院治疗。”近日,76岁的患者杨大爷从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王庄村,慕名来到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1小时就拿到了省级大医院知名教授出具的会诊报告,让曾经东奔西走看病的他感慨不已。
杨大爷的获得感,源于枣阳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病理医生,显微镜下方寸之地揭开疾病的神秘面纱,被誉为医生中的医生、生命的法官。病理诊断报告,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提升病理服务水平,让“金标准”含金量更高,对医院、对患者至关重要。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逐步推开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补齐病理服务短板,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枣阳作为全省试点之一,锚定最全覆盖、最强技术、最深融合、最新管理、最好效果“五最”标准,积极探索“1+40”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即依托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建立枣阳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全覆盖对接全市40家医院,形成省、市、县三级病理专家诊断体系。
病理诊断能力的显著加强,全方位提升了枣阳市病理诊断水平,吸引周边地区患者跨省跨市前来就医,初步形成了区域性数智化病理诊疗中心,为枣阳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夯实基础。
枣阳41家医院进平台
“一键上传”实现三级专家会诊
8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专家程恒辉,在省病理远程服务平台上收到一条来自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会诊信息。
她移动鼠标,不断点击放大45张数字切片,反复观察,最终给出了会诊咨询意见,确诊为一例罕见肾脏肿瘤,好在恶性程度较低,建议进行持续性观察。
13时41分,会诊意见一键发送,直达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收到结果,该科室主任医师张功学松了一口气。
“我们之前诊断的结果,是具有极性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张功学表示,这种组织类型在临床中较为罕见,大家拿不准,便请求武汉专家的帮助。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入了湖北省病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拿不准的疑难杂症,通过平台发送给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头部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
张功学介绍,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搭建后,该院与全市40家医院共享数智化病理服务,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全覆盖,病理检查一键申请、诊断网上查询、样本全流程跟踪,各环节可追溯可管控。
各乡镇卫生院及成员单位1个小时送达标本,病理诊断时间比过去节省50%以上。疑难病例信息可以一键上传,即时完成三级(省、市、县)专家会诊。
这意味着,患者无论在哪家医院看病,无法诊断的都交由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该医院无法诊断的,交由省内专家诊断,真正实现了基层采样、中心诊断、远程会诊、共建结果共享,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以前,我还得坐火车到武汉的大医院挂号住院。”阮爷爷掰着指头算了笔账:往返火车票、一日三餐、住宿费、诊疗费,至少省了近千元的开销。
数字建档、AI医生上岗——
阅片广度速度走在全省前列
8月30日,枣阳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张功学正在借助AI智能阅片系统,在电脑上观察患者艾女士的宫颈细胞数字病理切片。
不到1分钟,AI助手就从26010个细胞中找到了5350个异常细胞,且每个异常细胞都有定位标记,右下方的AI建议为:阳性AGC。
“以前用显微镜进行人工诊断,至少需要5至7分钟。现在AI辅助,仅需1分钟就能在数以万计的细胞中找出最有可能存在病变的部位,并都经过了定位标记。”张功学依次定位复核,察看每个异常细胞,在医生复核栏选择“采纳AI建议”,整个流程不到2分钟,大大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度。
“AI不仅能‘划重点’,还能‘分等级’。”张功学打开了另外一个乳腺癌免疫组化切片,对其中一项指标进行AI判读。AI依据形态特征将细胞划分为不同程度等级,并依据各程度细胞数量,对癌症早晚期进行辅助判读。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杨建强表示,一名医生每天阅100张TCT片已是十分高效,而AI能够24小时不间断阅片1000多张,阅片速度翻倍,而且分析结果既快速、又准确。
病理医师不再费时排队等待切片,且多人可以同时阅片。诊断一张病理切片的时间从以前的7—10分钟缩短至2—5分钟,患者取得报告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缩短至2—3天,诊疗效率显著提高。
此外,借助信息化和AI工具,该医院将区域内所有标本进行切片,全量扫描并上传至系统,建立详细的“数字档案”,有效缩短人工操作时间,扫描的广度走在了全省试点医院的前列。
截至8月30日,该中心已利用数智化病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系统完成扫描例数3898人次、切片数10636张。其中,391例宫颈液基细胞凭借AI辅助诊断技术,特异性达到60%,敏感度高达99.5%。
22分钟获取病理报告
快速诊断让患者少挨“冤枉刀”
7月12日15点24分,枣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接收到患者方女士的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后,立刻根据诊断结果,完成后续手术。
此前,方女士身体不适前往该院检查,结果显示体内3处组织存在病变。但因该院不具备快速制作冷冻切片的硬件设施,枣阳市妇幼保健院决定,将病变组织送往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术中冰冻切片。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取到病变组织后,立即取材冷冻、固定切片。诊断医师丁凯迅速阅片,出具病理报告:右卵巢为腺癌,大网膜为淋巴结瘤组织转移。从接收标本到发出病理报告,全程仅用了22分钟。
在临床上,病理诊断报告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快”和“准”对于病理诊断十分重要,有时候可以让患者“少挨一刀”。
以往,患者需要先进行手术取样,送往第三方检测公司诊断后,再确定患者手术方案,整个流程至少需要3至5天。而如今,基层医院直接将样本送往枣阳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取材切片,30分钟内完成诊断,患者在手术台上就能拿到检测结果,避免伤口缝合几天后再次开刀做手术。
张功学介绍,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能够协助专家资源和硬件设施不足的基层医院,及时准确明确病变性质,选择治疗方案,实现区域内病理诊断共检、共管、共治,提高基层患者的治疗效果。
截至目前,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已经实现全量扫描、全量存储、全程质控,让患者“不出镇、不出县市”,在家门口即可获取权威的病理诊断报告,做到“省时、省钱、省心”。
截至8月30日,该中心已为乡镇医院诊断病理样本247例。
从院内研讨到省级指导——
“远程拜师”带出业务尖兵
9月2日18点10分,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内,刚刚结束工作的18名病理医师齐聚会议室,开始每周的疑难病例读片会。
诊断医师杨阳介绍了读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巨检结果后,打开了该名患者的多张数字切片,会议室就是否为一种罕见的宫颈浸润性腺癌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物理切片转化为数字切片,我们的阅片习惯也正在发生改变。”杨阳表示,以前开读片会,大家要准备一个显微镜,相互传阅看切片后再集中讨论,现在大家同时看大屏阅片,边看边指边讨论,更加直观、效果更好。
9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专家陈琼荣查看枣阳一例会诊信息后,向张功学发送了一条信息,询问是否有影像学等其他资料,便于进行辅助诊断。随后,二人就患者的病理情况进行讨论,在反复交流中进行诊断,商讨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从抱着显微镜阅片,到看着显示屏诊断;从院内坐在一起研讨,到线上全省实时学习交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补齐了软硬件及技术短板,为基层病理医生“装盔戴甲”,省病理远程诊疗平台也为基层病理医师“拜师学艺”提供了好机会。
“借外力来练内功,不断提升县域病理诊断水平。”枣阳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已有多名中高级职称病理医师,被纳入全省病理技术骨干、襄阳市病理专家人才库,承担牵头组建全省病理技术培训基地及“云上病理”,牵头成立湖北省病理志愿者协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