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实习生 苗予辰
每周二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学东院士都会来到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格蓝若”)。他和人形机器人攻关项目的主要成员参加例会,交流沟通,反复商讨攻关细节。自今年春节后,这些高校教授、研究生们经常来这里,与公司的项目工程师们一起上班,逐一寻找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途径。
人形机器人要更懂人
1.8米的大高个儿、95公斤的体重,全套金属仿生关节,能轻松稳定地举起80斤的物体……团队加工制造这款人形机器人,仅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据了解,按原计划,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包括设计与组装)做出来差不多要到6月底,但公司加入后,本体成形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陈学东1997年留学日本,后在佐贺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学成回国。日本被称为“机器人王国”,他在那里大量接触到机器人研发,也在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做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回国后,陈学东长期从事机械动力学与控制研究,面向我国高端装备发展战略,先后承担了“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自重构机器人的基础研究”“‘4+2’多足步行机器人模型系统的研究”“四足机器人步行动特性及其控制的研究”等多个国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一支成熟的团队,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相关成果获得部省级一等奖。
相比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要更像“人”,更懂人,制造难度也更大。
团队核心成员罗欣教授介绍,它需要经历本体、驱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五个方面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又细分很多小目标。比方,以场景做驱动,就要先试验“桌上只放几瓶水,它怎么取”,完成后再试验“桌上的水乱放,它怎么取”,不断增加难度,让它不断学习、进步。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齐头并进
作为近年来最热赛道之一,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各地规划的重点产业。
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计划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陈学东院士介绍,人形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在3C制造、汽车生产、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慧物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格蓝若在电力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陈学东院士团队在运动控制学上技术领先,今年,校企一拍即合,加速推动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突破性发展。
在武汉格蓝若机器人实验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团队研究生和公司几位工程师正在紧张地工作。陈学东院士给这款人形机器人起了个朴实的名字——“劳动者”,小名“大壮”,未来主要面向电站巡检运维场景,负载能力要强,要结实、智能。
武汉格蓝若工程师袁方博士介绍,公司与陈院士团队此前在精密减振技术领域已构建起卓越的产学研合作典范。鉴于双方的高度信任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双方积极响应湖北省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及武汉市相关项目的号召,再度强强联合,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探索。
“在紧密合作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科研优势与公司的工程管理专长,只花了几个月就成功实现了人形机器人样机的稳定行走测试。”袁方说,目前,双方都将电网设施作为人形机器人初期产业化的关键潜力领域,为其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在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有不少,譬如在运动控制上如何更协调、灵活,每天都要不断调试、修改,细节很多,但是我们目标明确,技术路径清晰。”罗欣介绍,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是一个交叉融合过程,团队正和学校人工智能、电气、软件、网络安全等多个学院联合,步伐迈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