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义超 通讯员 龚艳菊 杨李根
8月29日下午,宜昌市伍家岗区工业园内的宜昌猴王焊丝有限公司智能工厂,27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机器人来回穿梭,将不同型号的焊丝盘送至料槽内,经过清洗、粗拉、精拉、镀铜四道工序,一根根特种焊丝从全自动化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分辨率数字照相识别系统,将流水线上同时生产的不同型号焊丝自动识别和分类后,推送至包装缓存线。数字化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对每道工序形成的数据进行采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智能工厂只是我们数字信息化的第一步。”宜昌猴王焊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育文介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将数字化转型分为两步:首先完成硬件智能化,进而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管理软件,将研发、客户管理、供应链、内部财务管理等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和转型改造。
2021年,拥有60余年历史的猴王焊丝整体搬迁至伍家岗区工业园,公司趁势提出,在焊丝领域率先实现全面智能生产。2022年,猴王焊丝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入选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智能工厂投产后,焊丝生产效率提高了近4倍,产品不良率下降6%、成本下降5%、设备利用率提升21%。
夏育文表示,焊丝作为“钢铁针线”,客户需求已从手工、半自动、全自动,升级到焊接机器人,这就要求生产商必须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跟上市场需求。
8月30日上午,伍家岗区安琪健康食品产业园内,安琪百味公司现场生产负责人钱家驹和同事,正抓紧开展提高负压输送过程中产品收率的测试。
在这条业内率先使用负压糖浸等技术的生产线上,蔓越莓的浆果清洗、切片、压榨、糖浸、烘干、真空浓缩、杀菌及无菌灌装等工序全程自动化完成。
安琪百味公司是一家采用国际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从事蔓越莓蜜饯及蔓越莓果汁深加工制造的公司。蔓越莓营养价值丰富,被广泛用于烘焙、饮料等领域,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
“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结合此前开展食品原料销售工作的经验以及深入的市场调研后,2023年5月,总投资1.5亿元的安琪百味工厂动工,当年年底进入投产,目前已进入生产阶段,可年产1万吨蔓越莓蜜饯和6000吨蔓越莓原汁。
“传统蔓越莓果干通过人工腌渍需要3到5天,成品多是黑褐色。利用智能化生产线进行腌渍,周期缩短到10小时,既保证果干原有色泽,营养成分也被最大程度保留。”钱家驹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公司利用安琪集团的技术优势,实现了生产的全程自动化,带来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今年1至8月,安琪百味蔓越莓产品销售额超3200万元。
伍家岗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2家,近年来,该区不断鼓励辖区传统制造业技改升级,推动猴王焊丝、恒昌标准件等一批“老字号”顺势而上,创新“智造”,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发出“新芽”。
链接
云端掘金
宜昌加“数”奔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元媛 吴坚
宜昌数据资源集中,应用场景丰富;清洁能源充沛,发展数字经济优势明显。
2023年7月,《湖北省加快发展算力与大数据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明确支持宜昌创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引导全省新建数据中心在宜昌集中落地。
宜昌市为此先后出台《宜昌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宜昌市推进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今年以来,宜昌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破解发展数字经济的堵点难点。
目前,宜昌已建成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信息高铁华中枢纽站、点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成为全省最大规模算力集群;5G宏基站总量达到1058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建成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全市宽带端口总数达到418万个,建成千兆网络端口202万个,占宽带端口总数的48.3%。
“宜昌正大力推动‘电力+算力’协同发展,努力实现‘1113’发展目标,即: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1000亿元,建成具备10万标准机架存储、1000P超算、3000P以上智算的融合算力基础设施。”宜昌市大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宜昌将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积极推动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文化旅游等产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加强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着力加速推进总投资514亿元的52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加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全国“单项冠军”;打造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交通、电力、水利、农业、物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形成“北斗+”特色应用示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