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1日

得益于“候鸟人才”引进

恩施富硒野油菜实现人工种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杨再生 赵羽佳

“我刚来恩施的时候,野生的堇叶碎米荠只能长到二三十公分高;现在,人工种植的堇叶碎米荠能长到六七十公分。”8月27日,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施德源”)副总裁丛欣指着一株绿色植物说。

堇叶碎米荠俗称“野油菜”。10年间,它从野外河沟边走进种植大棚,见证了恩施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株“野油菜”的茁壮成长,得益于“候鸟人才”工程。

恩施州凉爽的生态气候吸引了大量旅居避暑的游客,其中不乏来自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如候鸟暑来冬往。恩施州抓住机遇,实施“候鸟人才”工程,柔性引进各类人才4000余人。仅以“硒”为例,就集聚了100余位高端人才,包括院士3人、二级以上教授近30人,覆盖农学、微生物、化学、医药、食品等整个硒产业链。

47岁的丛欣博士是“候鸟人才”工程的一员。在南京从事药品研究的他,被恩施的富硒资源深深吸引。他联合南京的同事,与州农科院、国硒中心合作,开始科研技术攻关。历经1000多次失败,先后攻克堇叶碎米荠“野转家”、植物有机硒提取和硒形态检测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

“堇叶碎米荠被称为植物界的‘聚硒之王’,它能将土壤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每公斤堇叶碎米荠中有机硒的含量高达5000—8000毫克,是其他植物含硒量的500多倍。”丛欣介绍,作为一种野生植物,一直以来无法人工大面积推广种植,而且从中提取有机硒的难度大,“野转家”和植物有机硒提取技术的突破,有效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硒的来源问题,为恩施硒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我们通过反复实验,不仅让堇叶碎米荠植株越长越高,提升了亩产量,而且将其有机硒的含量提升至每公斤8000—10000毫克。”

科技赋能,恩施硒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目前,堇叶碎米荠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500亩,硒产业年产值930亿元,初步构建了堇叶碎米荠种植、有机硒提取、硒产品精深加工和检测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

“碎米荠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我们还建立了多品种的碎米荠种质资源库,以应对未来的国际竞争。”丛欣说。

“恩施为我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丛欣说,继去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后,今年他又成为“楚天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荣誉称号获得者。

“恩施是富硒地带,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殷切希望。丛欣说,总书记的话语让他备受鼓舞。目前,恩施德源正在推进在硒产业领域的三个重要布局:在堇叶碎米荠新品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让“聚硒之王”一年四季能循环种收;在发现硒蛋白的功能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硒蛋白进入国家特殊医学食品原料目录。

--> 2024-08-31 得益于“候鸟人才”引进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86620.html 1 恩施富硒野油菜实现人工种植 /enpproperty-->